倉鼠新手必看!常見品種、壽命長短、正確飼養方式與價格範圍
生物百科 倉鼠價格, 倉鼠品種, 倉鼠壽命, 倉鼠飼養方法我是詩琦,養倉鼠的人越來越多,但你真的了解這些小毛球的需要嗎?從挑選合適的籠子、準備營養的飲食,到讀懂牠們啃籠子、囤食物的行為,其實處處都是學問。這篇文章,我想用輕鬆的方式,分享科學又實用的倉鼠照護知識。無論你是正在考慮養第一隻倉鼠,還是已經成為「鼠奴」卻對某些狀況手忙腳亂,這裡都會找到答案。畢竟,這些掌心大小的生命,值得我們用正確的方式去愛牠們。
目錄
倉鼠品種:挑選你的毛茸茸夥伴
說到養倉鼠,很多新手朋友第一個問題就是:「哪一種倉鼠最好養?」 老實說,這真的沒有標準答案,因為每種倉鼠品種的個性、需求都略有不同,關鍵在於哪種最契合你的生活習慣和期待。就像交朋友一樣,合拍最重要!
倉鼠品種雖然沒有貓狗那麼繁多,但常見的幾種差異其實挺明顯的。我們主要把牠們分成三大類:敘利亞倉鼠、侏儒倉鼠(這類又包含好幾種)、以及相對少見的中國倉鼠。
敘利亞倉鼠 (Syrian Hamster):黃金倉鼠、熊仔鼠

- 體型: 倉鼠界的「巨人」,體長可達15-20公分,胖嘟嘟的超有存在感。我第一隻養的就是黃金倉鼠,取名「布丁」,那圓滾滾的身材,捧在手心像顆毛球,滿足感爆棚!
- 性格: 普遍來說比較溫和、容易馴服,適合喜歡互動、想體驗「捧鼠」樂趣的人。但請注意!牠們是 「獨居俠」!千萬不能合籠飼養,否則會打到天昏地暗,甚至出「鼠」命。這點非常重要,也是飼養敘利亞倉鼠的首要鐵則。
- 毛色花樣: 變化萬千!長毛、短毛、緞毛(毛質光滑閃亮)、各種顏色(金黃、奶油、白、黑、灰、巧克力色等)、花斑… 選擇超豐富。長毛的雖然像小獅子很可愛,但需要主人勤梳理,不然容易打結。我個人覺得短毛熊仔最好打理。
- 活力: 夜行性明顯,晚上跑滾輪「咚咚咚」的聲音…嗯,如果你睡眠很淺,籠子最好別放臥室。牠們需要很大的運動量,籠子和滾輪絕對不能小! 我曾經買過一個自以為很大的籠子給布丁,結果牠一個月就顯得憋屈了…後來升級成大整理箱才解決。
侏儒倉鼠 (Dwarf Hamster):小巧玲瓏的族群

- 共同點: 體型嬌小(約7-10公分),比敘利亞倉鼠活潑好動,動作超快!飼養空間要求相對小一點(但絕對不是說可以隨便用小籠子!),某些種類在特定條件下「可能」嘗試合籠(但仍極不推薦新手這樣做,風險很高)。這點常被誤解,很多寵物店會跟你說可以養一起,結果買回家沒幾天就見血… 我的慘痛教訓啊!
- 加卡利亞倉鼠 (Djungarian Hamster): 俗稱三線鼠、楓葉鼠、冬白倉鼠。超可愛的特色是冬天毛色會變淺(冬白現象)。性格相對溫順,是侏儒倉鼠中比較適合新手的種類之一。
- 坎培爾倉鼠 (Campbells Dwarf Hamster): 俗稱一線鼠。和三線鼠長得很像,但背線通常較深較粗。個性上普遍比較神經質、活潑(甚至可以說有點兇),馴服需要更多耐心。合籠成功率極低! 強烈建議單獨飼養。
- 羅伯羅夫斯基倉鼠 (Roborovski Hamster): 俗稱老公公鼠、老婆婆鼠。體型最小(約4-5公分),速度超級快!像顆飛毛腿毛球!膽子也最小,比較不親人,觀賞性大於互動性。想看牠們可愛的模樣,得非常有耐心。牠們是唯一偶爾能在寬闊空間、從小一起長大的前提下成功群養的侏儒倉鼠品種,但仍然存在風險。新手不建議嘗試群養任何倉鼠品種。
中國倉鼠 (Chinese Hamster)

體型: 比侏儒倉鼠略長(約10-12公分),身體較纖細,尾巴相對明顯長一點點(但還是很短)。
性格: 通常比較害羞、膽小,需要更溫和、緩慢的互動方式。牠們也是獨居動物。
特色: 模樣有點像小老鼠,但牠們是倉鼠喔!在寵物市場上相對少見一些。
選擇倉鼠品種的關鍵考量點:
- 你的時間與耐心: 想快速上手、多點互動?敘利亞倉鼠可能更合適。享受觀察小動物的靈動?侏儒倉鼠很迷人。有足夠耐心慢慢建立信任?中國倉鼠也可以。
- 飼養空間: 敘利亞需要最大空間,侏儒次之,但都不能委屈牠們。
- 對「鼠際關係」的期望: 只想專寵一隻?任何品種都行。幻想溫馨的鼠鼠家庭?快打消念頭! 倉鼠品種的獨居天性必須尊重。
- 家人接受度: 特別是夜間活動可能產生的噪音(滾輪聲、啃咬聲)。

我整理了一個倉鼠品種特性速查表,幫助你快速比較:
倉鼠品種類型 | 俗稱 | 體型 | 性格傾向 | 合籠可能性 | 新手友善度 | 備註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敘利亞倉鼠 | 黃金倉鼠、熊仔鼠 | 大 (15-20cm) | 較溫和、易馴服 | 絕對不行! | ★★★★☆ | 需最大空間,毛色選擇多 |
加卡利亞倉鼠 (侏儒) |
三線鼠、楓葉鼠 | 小 (7-10cm) | 較溫順、活潑 | 極不建議 | ★★★☆☆ | 冬季毛色可能變淺 |
坎培爾倉鼠 (侏儒) |
一線鼠 | 小 (7-10cm) | 較神經質、活潑 (可能較兇) |
幾乎不行! | ★★☆☆☆ | 馴服需更多耐心 |
羅伯羅夫斯基倉鼠 (侏儒) |
老公公鼠、老婆婆鼠 | 超小 (4-5cm) | 膽小、極度活潑 | 有時可能 (仍不推薦) |
★★☆☆☆ | 速度快、互動性低 |
中國倉鼠 | – | 細長 (10-12cm) | 害羞、膽小 | 不行 | ★★☆☆☆ | 尾巴較明顯,較少見 |
倉鼠品種的選擇,真的會大大影響你接下來的飼養體驗。 別只看外表可愛就衝動帶回家,想想哪種個性和需求更適合你的生活節奏。記得,寵物店展示的環境通常不理想,鼠鼠可能緊張,觀察時多點耐心。
倉鼠壽命:珍惜短暫而美好的陪伴
這大概是養小型寵物最揪心的一點了。倉鼠壽命相對於貓狗,真的非常短暫。倉鼠有幾多年壽命? 這是許多新手,甚至想養寵物給孩子作伴的家長最常問的問題之一。我們必須誠實面對:牠們的生命是以「年」計,但常常不滿「三年」。
平均壽命範圍
- 敘利亞倉鼠: 相對較長,平均約 2 – 3年。養得好又有點運氣的話,活到3.5年甚至接近4年也是有可能的(屬於鼠瑞了),但這不是常態。
- 侏儒倉鼠 (加卡利亞、坎培爾、老公公): 平均壽命約 1.5 – 2.5年。老公公鼠有時平均可能稍短一點點。
- 中國倉鼠: 平均約 2 – 3年。
影響倉鼠壽命的關鍵因素
別以為壽命長短全是天注定!我們飼主的責任重大,很多因素掌握在我們手中:
- 遺傳與先天體質:這是我們無法控制的起點。從信譽良好的飼養者或寵物店(雖然較難判斷)挑選,能稍微降低買到先天不良鼠寶的機會。有些倉鼠品種可能因近親繁殖而有隱疾。

- 飼養環境:這是 最最最重要 的因素!
-
- 空間不足: 太小、太擁擠的籠子是 慢性謀殺!會造成嚴重壓力、肥胖、行為異常。敘利亞倉鼠至少需要 100cm x 50cm 底面積的籠子(例如大整理箱),侏儒倉鼠也絕不能用那些花俏但狹小的「監獄籠」!拜託,幫牠們換個大房子吧!看到小籠子裡的倉鼠不斷咬欄杆(刻板行為),真的很心疼。
- 環境髒亂: 不定期清潔,累積的氨氣(來自尿液)會嚴重損害牠們脆弱的呼吸道,感染風險也大增。每週局部清理髒污墊料,每月(或視情況)全籠大清洗是必須的。牠們的鼻子很靈,太髒牠們也不舒服。
- 溫度與溼度: 倉鼠怕熱也怕劇烈溫差!理想溫度約20-24°C,避免陽光直射和冷氣/暖氣出風口直吹。台灣夏天高溫潮濕是隱形殺手,務必做好通風降溫(磁磚、大理石板、寵物用涼墊等)。冬天則要注意保暖。
- 壓力來源: 巨大噪音、貓狗等掠食者的驚嚇、頻繁不當的打擾(尤其在白天牠們睡覺時)、合籠飼養的打架壓力… 都會嚴重削弱免疫系統,縮短壽命。給牠們一個安靜、安全的角落很重要。

- 均衡營養的飲食:
-
- 主食: 選擇信譽良好、配方完整的 倉鼠專用飼料(混合穀物、種子、顆粒),確保營養均衡。別只餵單一種子(如葵瓜子),高脂易導致肥胖和健康問題。葵瓜子對牠們來說就像我們的炸雞,偶爾當零食可以,當主食絕對不行!
- 新鮮副食: 適量提供洗淨擦乾的 蔬菜(如花椰菜、小黃瓜、胡蘿蔔、高麗菜葉)和少量 水果(如蘋果、香蕉、莓果 – 去籽!)。水分多的蔬菜水果一次給一點點就好,避免腹瀉。我通常一週給2-3次,量大概是小指甲蓋大小。
- 蛋白質來源: 對生長發育和維持很重要。可提供水煮雞胸肉(無調味)、水煮蛋(蛋白)、麵包蟲、寵物用小蝦乾/小魚乾(低鹽)、專業倉鼠用蛋白質零食等。頻率約一週1-2次。
- 飲水: 隨時提供新鮮、乾淨的飲水(使用滾珠水瓶,避免打翻弄濕)。每天檢查水瓶是否出水正常。
- 磨牙物: 倉鼠牙齒不斷生長,必須提供安全的磨牙用品(蘋果枝、礦物磨牙石、硬質飼料塊、磨牙玩具)。

- 充足且安全的運動:
-
- 滾輪: 是 必需品而非奢侈品! 選擇 夠大、無縫隙 的滾輪。敘利亞倉鼠至少需要直徑 20-25公分 以上,侏儒倉鼠需要 15-20公分。太小會導致脊椎彎曲!塑膠或木製實心滾輪比鐵絲網滾輪安全(避免卡腳)。聽牠們半夜狂奔的腳步聲,雖然有點吵,但那是健康的聲音!
- 放風時間: 在 絕對安全(無電線、無縫隙、無其他寵物、無高處墜落危險)的環境中讓牠們出來探索,有助身心健康。但牠們鑽縫能力一流,務必嚴防逃跑!可以用倉鼠球(但有爭議,時間不宜過長、環境要安全)或用圍欄圈出安全區。監管要非常非常仔細!
- 疾病預防與及時治療:
-
- 細心觀察: 每天花點時間看看牠們的活動力、食慾、飲水量、體態(是否過瘦或過胖)、毛髮狀態(蓬鬆光亮?還是雜亂掉毛?)、眼睛鼻子(有無分泌物?)、屁屁(乾淨?有無濕尾跡象?)、呼吸聲(順暢?有雜音?)。倉鼠生病會本能地隱藏病徵(弱勢動物在野外會被獵食),所以等到很明顯時往往已病重。及早發現是關鍵!
- 找對醫生: 一定要事先找好專門看「非犬貓」的異寵獸醫! 一般犬貓獸醫對倉鼠的用藥劑量和治療方式可能不熟悉。把獸醫電話地址存好,別等到急用才找。倉鼠病情惡化很快,拖延不得。
- 常見疾病: 濕尾症(嚴重腹瀉,常由壓力或細菌感染引起,死亡率高)、呼吸道感染、皮膚病(蟎蟲、真菌)、腫瘤(老年倉鼠常見)、牙齒問題(過長、斷裂、膿瘍)、囊袋發炎/堵塞、糖尿病(侏儒倉鼠風險較高)等。

倉鼠壽命雖然短暫,但我們能做的,就是在有限的時間裡,給牠們最安全、舒適、豐富的生活,讓牠們健健康康、快快樂樂地度過每一天。 從一開始了解不同倉鼠品種的平均壽命,到提供完善的飼養環境與醫療照護,每一個環節都影響著牠們能陪伴我們多久。每次送走一個鼠寶,心都像被掏空一塊,但也更珍惜當下的每一刻。
倉鼠飼養方法:打造鼠寶的五星級豪宅與生活
好啦,決定好要養哪個倉鼠品種,也了解倉鼠壽命的現實後,接著就是重頭戲:倉鼠飼養方法!這可是關係到鼠寶健康快樂的核心。很多人以為養倉鼠很簡單,買個小籠子、一包飼料、一個滾輪就夠了。大錯特錯!要養好一隻倉鼠,需要下的功夫比你想像的多更多。我剛開始養時也犯過不少錯,現在回頭看真是汗顏…
家:不只遮風避雨,更要舒適寬敞!
籠子大小是根本: 這點我要再強調一萬次!底面積(長x寬)絕對比高度重要。倉鼠是地棲動物,需要平面空間探索、挖掘、佈置。

- 最低標準(個人認為仍然是偏小):
敘利亞倉鼠: 100cm x 50cm (5000 平方公分)
侏儒倉鼠: 80cm x 50cm (4000 平方公分)
- 理想標準(越大越好!):
敘利亞倉鼠: 120cm x 60cm 或更大
侏儒倉鼠: 100cm x 50cm 或更大
常見籠具類型比較:
- 市售鐵籠: 常見問題是底盤太淺(墊料堆不高)、鐵絲間距可能不適合小侏儒(老公公有機會鑽出)、水平鐵絲可能被啃壞或導致猴籠症(不斷攀爬)。優點是通風好。務必確認尺寸足夠且鐵絲間距安全(老公公鼠需小於0.7cm)。
- 壓克力籠/觀賞箱: 視野好,保溫性稍佳。缺點是通風可能不足(尤其夏天)、價格較高、面積大的難找。必須有足夠大的通風網面積。
- DIY整理箱: 成本效益高、空間大、安全性好(不易逃脫)、DIY樂趣。缺點是需要自己加工(切割通風網、安裝鐵網蓋)、美觀性看功力。這是我目前最推薦的方式! 去大賣場挑個大整理箱,網路上很多教學,花點時間就能給鼠寶寬敞的家。
- 玻璃魚缸: 除非非常巨大且有良好通風網蓋(防止窒息),否則一般不推薦,通風是硬傷。

底層墊料: 這是鼠寶生活的「土地」,非常重要!
- 材質: 選擇粉塵少、吸水性好、無香精、安全的材質。
- 紙墊料: 最常見,相對安全,吸水性不錯,挖掘感尚可。選擇原色無漂白、無香精的。
- 木屑/木絲: 請 絕對避免松木、杉木(含刺激呼吸道的有害酚類)!選擇安全的 白楊木屑 (Aspen)、榿木屑、山毛櫸屑等。木絲(如Kaytee Clean & Cozy White)鬆軟,挖掘感好。
- 玉米芯: 吸水性好,但較重,環境潮濕易發霉,有些鼠不愛。
- 紙棉: 吸水性極佳,適合做窩或鋪在廁所區,但單獨使用挖掘樂趣低。
厚度: 厚鋪!厚鋪!厚鋪! 倉鼠天性愛挖掘隧道。敘利亞倉鼠至少堆 15-20公分 厚,侏儒倉鼠也至少 10-15公分。牠們會自己打洞做窩,滿足本能行為。看到牠們從自己挖的洞裡探頭出來,超療癒!
功能分區佈置: 模擬自然環境,滿足各種需求。
- 睡眠區: 提供一個隱密、有頂蓋、尺寸合適的 窩(木屋、陶瓷窩、椰子殼、厚紙板屋等)。裡面放些撕碎的無香衛生紙或紙棉(避免棉花,可能纏腳或誤食堵塞腸道),讓牠們自己鋪床。
- 廁所區: 很多倉鼠會固定在一角上廁所。可擺放專用小廁所(或淺容器),裡面放吸水性強的砂(倉鼠專用廁砂,非貓砂!貓砂粉塵大或有凝結劑,誤食危險)。方便清理,保持籠內乾爽。訓練方式:把沾有牠尿液的墊料放進廁所盆引導。
- 覓食區: 放置食盆(選擇陶瓷或重一點的,不易打翻)和滾珠水瓶。
- 遊樂區/探索區: 佈置隧道(紙筒、市售隧道)、平台(多層籠可用,但要注意高度落差安全!鋪滿墊料防摔)、拱橋、藏食玩具、無毒樹枝(蘋果枝)等,增加環境豐富度。定期更換佈置,給牠們新鮮感。
吃:營養均衡是健康的基石

- 主食: 優質 倉鼠專用綜合飼料 是基礎。注意成分是否多元(穀物、種子、豆類、蔬菜乾、顆粒糧),避免過多高脂種子(葵瓜子、花生)。
- 新鮮蔬果: 少量多樣化提供,洗淨擦乾。避免洋蔥、大蒜、韭菜、蔥、酪梨、生馬鈴薯、柑橘類果皮、水果果核/籽(含氰化物)等對倉鼠有毒的食物。
[常見安全蔬菜:小黃瓜、花椰菜、紅蘿蔔、豌豆、甜椒、菠菜葉、高麗菜葉(外層取下洗淨)、地瓜葉、小黃瓜…]
[常見安全水果:蘋果(去籽)、香蕉、藍莓、草莓、覆盆子、無籽葡萄、梨(去籽)、木瓜… 少量!]
- 蛋白質: 如同壽命章節所述,定期補充很重要。頻率約一週1-2次。
- 飲水: 天天換新鮮飲水! 確保滾珠出水順暢。使用煮沸過放涼的開水或瓶裝水較佳(台灣自來水有氯)。
儲藏天性: 倉鼠會把食物藏到窩裡或囊袋中,這是正常行為!不要因為牠藏糧就拼命加滿食盆,會導致食物不新鮮和肥胖。定時定量補充即可(例如每次加一湯匙飼料到食盆,吃完再補),定期檢查窩裡是否有腐壞的新鮮食物要清除。

動:釋放無窮精力
- 滾輪: 再次強調, 夠大、無縫,是生命必需品!觀察牠們奔跑時背脊是否挺直無彎曲。髒了要清洗。
- 放風: 在 100%安全監管下 進行。可以使用大型圍欄、或清空一塊安全地板區域(堵好所有縫隙!),甚至用多個紙箱連成隧道迷宮。放風時主人一定要在旁邊看著!牠們逃跑的速度和鑽縫能力會讓你傻眼。我家鼠寶曾經在放風時鑽進沙發底下,花了半小時才哄出來,嚇死我了!
照顧與互動:建立信任關係
適應期: 新鼠到家,請給牠 至少一週 完全不受打擾的適應時間(除了換水加飼料)。讓牠熟悉新環境的味道和聲音。別急著抓牠玩!
馴服步驟(需極大耐心,尤其對侏儒和中國倉):
1. 習慣氣味: 把手輕輕放在籠邊,讓牠聞你的味道。可以放張用過的面紙進去。
2. 用手餵食: 從籠門遞小零食(如一小塊新鮮蔬菜或專用零食),手保持不動。讓牠知道靠近手有好處。
3. 手放籠內: 打開籠門,手平放籠內不動(可放零食在掌心)。等牠主動爬上來。絕對不要從上方抓牠! 這對牠們來說是掠食者的動作。
4. 輕輕捧起: 當牠習慣爬到你手上吃東西後,試著把手慢慢抬離墊料一點點,停留幾秒再放下。逐漸增加高度和時間。雙手合捧比單手安全。
清潔:
- 每日: 更換飲水、補充飼料(視情況)、清理廁所盆、撿拾明顯髒污或潮濕墊料。
- 每週: 局部清理髒污嚴重的墊料區塊。
- 每月(或視情況): 全籠大掃除! 但 切記保留1/3 – 1/2舊的、乾淨的墊料和牠窩裡的墊材!全部換新會讓牠失去熟悉的安全氣味,造成嚴重壓力。清洗籠子本體、用具(食盆、水瓶、滾輪、窩、玩具等),用清水或寵物安全清潔劑,徹底沖淨晾乾。
洗澡? 絕對不要用水幫倉鼠洗澡! 牠們會自己清潔(口水浴),用水洗容易失溫、嗆到、引發皮膚病。除非有特殊醫療需求且獸醫指示。如果局部沾到髒污,可用寵物專用乾洗粉或微濕的棉花棒輕輕擦拭。
觀察與記錄: 養成習慣每天看看牠的狀態。體重是健康的重要指標,買個精準的小電子秤(廚房秤即可),每週固定時間(例如週日晚上)幫牠量體重並記錄下來。體重突然減輕或增加都可能是警訊。
總結一份新手必備的倉鼠飼養用品清單:
- ✅ 夠大的籠子 (底面積 > 5000/4000 平方公分)
- ✅ 厚層墊料 (安全紙料/白楊木屑/木絲)
- ✅ 優質綜合主食飼料
- ✅ 滾珠水瓶 (每天換水!)
- ✅ 夠大、無縫的安全滾輪 (敘利亞20-25cm+, 侏儒15-20cm+)
- ✅ 隱密的窩 (木屋/陶瓷窩)
- ✅ 食盆 (陶瓷/厚重材質)
- ✅ 磨牙用品 (蘋果枝/礦物石/磨牙玩具)
- ✅ 專用廁所盆+廁砂 (非貓砂!)
- ✅ 玩具與環境豐富物 (隧道、平台、拱橋、藏食玩具)
- ✅ 電子秤 (定期監測體重)
- ✅ 異寵獸醫資訊 (緊急時才找就太遲了!)
倉鼠飼養方法的核心,其實就是尊重牠們的天性,提供一個能讓牠們展現自然行為(挖掘、儲糧、奔跑、探索)的安全環境。 不同倉鼠品種在空間需求上是共通的「大」,但在互動性上差異較大,選擇適合自己個性的倉鼠品種很重要。耐心和觀察力是成為好飼主的關鍵。
倉鼠價格:從入手到終老的花費盤點

終於來到現實層面了!「養一隻倉鼠要多少錢?」這問題看似簡單,但 倉鼠價格 其實包含了「購買/領養成本」和更重要的「長期飼養成本」。很多人只看到鼠寶本身便宜,結果後續開銷遠超預期,或是為了省錢而犧牲了鼠寶的福利,這是我最不樂見的。養寵物,本來就是一輩子的責任和開銷。
鼠寶本身:
項目 | 領養 | 購買(寵物店/繁殖者) |
價格 | 低(幾百元台幣,含手續費或籠具折舊) | 依品種、毛色波動: • 普通品種(三線、一線、黃金):NT$100-500 • 特殊毛色/花紋:NT$500-1500+ • 老公公鼠:NT$300-800+ |
優點 | • 節省開支 • 做愛心,給中途鼠一個家 • 可獲知年齡、性格 • 部分已馴服 |
• 選擇較多(品種、毛色、年齡) • 可直接看到實體鼠 |
缺點 | • 可選品種/毛色有限 • 需確認健康狀況 |
• 成本高 • 健康風險(來源不明、近親繁殖、潛伏疾病) • 可能支持不良繁殖產業 |
健康注意 | 領養時觀察鼠鼠活動力、毛髮、眼鼻分泌物等 | 避免購買: • 精神萎靡 • 毛髮凌亂 • 眼鼻分泌物 • 屁股髒污 |
推薦管道 | • 台灣動保團體 • FB社團(如「倉鼠快樂養」) • PTT寵物板 |
寵物店或特定繁殖者(需挑選環境乾淨、鼠鼠健康的店家) |
倫理與建議 | 優先推薦!許多鼠寶需要家,領養意義更大 | 若購買,務必選擇信譽良好的來源,並拒絕環境惡劣的店家 |
重點:無論領養或購買,鼠寶本身的價格只是整個飼養花費中相對較小的部分! 後續的裝備和持續性開銷才是大頭。
初期裝備投資:打造舒適家園 這部分是一次性(或可長時間使用)的開銷,但絕對不能省!省小錢可能付出鼠寶健康甚至生命的代價。以下列出基本裝備的 合理預估範圍(實際價格因品牌、材質、購買管道差異大):
項目 | 敘利亞倉鼠 | 侏儒倉鼠 | 備註 |
---|---|---|---|
籠子/飼養箱 | NT$800 – NT$3000+ (整理箱DIY NT$300-800) |
NT$600 – NT$2500+ (整理箱DIY NT$300-800) |
越大越貴,DIY最省。買太小很快需升級更花錢! |
滾輪 | NT$250 – NT$800+ (直徑20-25cm+) |
NT$200 – NT$600+ (直徑15-20cm) |
安靜、無縫隙是關鍵。塑膠/木製實心款較安全。 |
水瓶 | NT$50 – NT$200 | NT$50 – NT$200 | 滾珠式,容量至少100ml。定期檢查是否出水。 |
食盆 | NT$50 – NT$200 | NT$50 – NT$150 | 陶瓷或厚重不易打翻材質。 |
鼠窩 | NT$100 – NT$600+ | NT$80 – NT$400+ | 木屋、陶瓷窩、椰子殼等。尺寸要夠鼠轉身。 |
廁所盆 | NT$80 – NT$250 | NT$60 – NT$200 | 或可用小型保鮮盒替代。 |
墊料 (初期鋪滿) | NT$300 – NT$800+ | NT$200 – NT$600+ | 依籠子大小和所需厚度而定。厚鋪用量驚人! |
主食飼料 (第一包) | NT$150 – NT$400+ | NT$150 – NT$400+ | 選擇500g-1kg優質品牌。 |
玩具/環境豐富配件 | NT$200 – NT$1000+ | NT$200 – NT$800+ | 隧道、平台、啃木、藏食玩具等。可慢慢添購。 |
初期裝備總計 (預估) | NT$ 2,000 – 7,000+ | NT$ 1,800 – 6,000+ | 依選擇裝備等級差異極大。籠子是最大開銷。 |
長期持續性開銷:每個月的固定支出 這才是真正考驗責任感的部分。養了牠,就要負責牠的一生(儘管倉鼠壽命不長)。
- 墊料補充: 根據清潔頻率和籠子大小,每月約需 NT$200 – NT$600+。厚鋪法用量大!
- 主食飼料: 一隻倉鼠每月約消耗 NT$100 – NT$300(依飼料品質和品牌)。記得要買倉鼠專用的!
- 新鮮蔬果/蛋白質零食: NT$50 – NT$200(可與家人共享食材,少量即可)。
- 磨牙用品補充: NT$50 – NT$150(蘋果枝、磨牙玩具等)。
- 廁砂補充: NT$50 – NT$150。
- 玩具/環境更換添購 (非每月): NT$0 – NT$500(平均分攤,給牠們換點新花樣)。
- 每月總計預估: NT$450 – NT$1,900+ (依飼養標準和倉鼠品種體型略有差異)。
醫療預備金:不能忽視的隱形開銷 這點超級重要!小型動物看病不便宜,而且倉鼠病情惡化快,等發現才存錢往往來不及。

- 診療費: 掛號費+診療費,約 NT$300 – NT$800 起跳。
- 檢查費: 如糞檢、皮膚檢、X光等,可能從 NT$500 – NT$2,500+ 不等。
- 藥費: 依病情而定, NT$200 – NT$1,000+ 是常見範圍。
- 手術費: 如需開刀(如腫瘤切除),費用可能高達 NT$3,000 – NT$10,000+。
- 建議: 至少預留 NT$3,000 – NT$5,000 作為緊急醫療基金,並放在隨時可動用的地方。倉鼠壽命雖短,但生病看醫生的費用和貓狗相比並不會因為牠體型小就便宜很多! 不同倉鼠品種在疾病傾向上可能略有不同(如侏儒倉鼠較易得糖尿病),但醫療費用的範圍是類似的。
總結:
- 鼠寶本身價格: 相對最低(領養NT$0~數百元 / 購買NT$100~1500+)。
- 初期裝備投資: 最大筆開銷 (NT$1,800~7,000+),但能使用較長時間。籠子、滾輪別省!
- 每月固定開銷: 持續性支出 (NT$450~1,900+),墊料是大宗。
- 醫療預備金: 絕對必要的保障 (建議NT$3,000~5,000+)。
我是詩琦,就是那個每次爬山都盯著路邊雜草看半天的人。朋友都笑我拍照技術爛,因為我相機裡全是模糊的苔蘚特寫,根本分不清是在陽明山還是阿里山。
前年去蘭嶼浮潛差點被水母螫到,結果我興奮地追著牠們游了十幾分鐘。當地教練說從沒看過這麼不怕死的遊客,其實我只是想看清楚牠們觸手上的共生藻長怎樣。
健康飲食?我試過三個月完全不吃加工食品,結果在便利商店前崩潰買了兩包洋芋片。現在學會平衡了,週末吃鹹酥雞,平日乖乖啃地瓜葉。上次發現菜市場阿婆賣的紅鳳菜比超市貴,但蟲咬過的洞證明沒灑農藥,這筆錢花得心甘情願。
最討厭健身房鏡子牆,搞得像在選美。我寧可去河堤跑步,順便紀錄白鷺鷥的覓食路線。有次蹲在紅樹林拍招潮蟹,被當成偷排廢水的可疑人士,警察來查證件時我還請教他沼澤生態問題。
寫部落格是想分享這些亂七八糟的發現。為什麼都市的麻雀不怕人?野溪溫泉哪個時段微生物最活躍?用登山步數換冰淇淋熱量到底划不划算?這些沒人跟我討論的小事,寫出來反而遇到很多同好。
最近在實驗陽台種可食用蕨類,失敗五次才明白盆栽和野菜的差距。朋友說我總把簡單事情複雜化,但當你發現路邊酢漿草能解渴時,整個世界都會變得不一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