筆架山:免費登山全攻略 – 交通、景點、美食、住宿懶人包
旅遊攻略作為一個跑了十幾年山路、行李箱都快磨破邊的老旅人,說到臺北近郊那些能讓人喘口氣、看看綠色洗眼睛的地方,筆架山絕對是我私心推薦、去了好幾次都不會膩的秘境。它不是那種名氣震天響的觀光點(比如九份、淡水),但恰恰是這份低調,讓它保有原始山林的味道和攀登的樂趣。今天就讓我這個“山痴”,用最真實的踩點經驗,跟你好好聊聊這個藏在石碇深山的美麗稜線——筆架山。
目錄
筆架山 到底是何方神聖?
簡單說,筆架山可不是單一的一座山頭,它更像一條蜿蜒在石碇和深坑交界處的連續山稜線!這條稜線上有好幾顆基石山頭,像是西帽子巖、炙子頭山,當然還有最核心的筆架山(也有人直接叫它筆架連峰)。走在上面,那感覺,嘖嘖,真是過癮!視野開闊沒話說,一邊是層巒疊嶂的青山,另一邊(天氣好時)還能眺望到臺北盆地的高樓輪廓線。最特別的是它的地形,很多路段需要手腳並用“拉繩”爬上去,有點小挑戰但不算太難,走起來趣味十足,很有“登山”的實感,不是平平的散步步道。每次踏上筆架山的岩石,那種征服感配上無敵展望,就覺得再累都值得。
筆架山 門票資訊?免費!山林就是大家的!
這點絕對要給個大大的贊!筆架山本身沒有任何門票費用,進出完全免費。它屬於開放的山林步道系統,由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管理維護。所以,你只需要準備好你的體力、裝備和尊重山林的心,就能盡情擁抱這片綠色寶藏啦!免費暢遊筆架山,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快樂!
筆架山 交通資訊 - 怎麼去最順?
去筆架山,關鍵得看你打算走哪一段,或者想從哪裡起登。最常見的兩個登山口,分別在石碇和深坑:
- 石碇端登山口(二格路底):
- 怎麼去: 這是我最常走的起點,比較大眾化。你可以:
- 開車: 導航設定“石碇區二格公園”或“石碇區二格路底”。那邊有塊小空地可以停車(假日要早點去,位置不多!)。
- 大眾運輸: 搭臺北捷運到 景美站 或 木柵站,轉乘 綠12 公交車 往“烏塗窟”方向。在 “二格公園”站 下車,下車後往前走一小段路,看到筆架連峰的指示牌,右轉進去就到登山口了。(老實說,公交車班次不算密集,時間要抓準,查好時刻表很重要!)
- 怎麼去: 這是我最常走的起點,比較大眾化。你可以:
- 深坑端登山口(阿柔洋產業道路底):
- 怎麼去:
- 開車: 導航設定“深坑區阿柔洋產業道路底”。這邊停車空間更小,有時得路邊找位置停,要留意別妨礙通行。
- 大眾運輸: 相對沒那麼方便。搭捷運到 木柵站 或 動物園站,轉乘 660、666、679 公交車 到“深坑站”下車,然後... 你需要轉搭計程車或利用共享單車騎一段不短的距離才能到登山口(阿柔洋產業道路是上坡!)。除非你打算從深坑老街那邊開始走更遠的路線,否則我個人覺得從石碇端出發省事多了。
- 怎麼去:
我的小叮嚀: 我強烈建議,尤其你是第一次走筆架山,優先選擇從 石碇端(二格路底) 起登!理由很簡單:
- 從這邊開始爬坡比較和緩(相對啦),先熱身比較好。
- 標誌比較清楚,路徑維護也通常較好。
- 交通(特別是開車)稍微方便一滴滴。而且,如果你是大眾運輸族,從石碇端進去也明確得多。
- 想走全程O型?體力好的話,可以從石碇上,深坑下,但那就得安排好接駁車了(比如請朋友在深坑端等,或叫車),不然走回頭路回石碇取車會走到懷疑人生。
筆架山 必去景點 - 那些讓人哇塞的風景點
走在筆架山稜線上,本身就是享受!但有幾個點,真的會讓你忍不住停下來多拍幾張:
- 西帽子巖: 通常是連峰的第一個高點(從石碇上)。視野就很棒了,360度的展望,可以看到翡翠水庫那碧綠的水面,還有遠處的臺北101探出頭。這邊的岩石造型也挺有意思。
- 炙子頭山: 過了西帽子巖繼續走,就會到炙子頭山。這裡有顆三等三角點。視野繼續加分,尤其往石碇、深坑方向看,茶園、聚落盡收眼底。拍照打卡點+1!
- 筆架山(連峰主峰): 鏘鏘!主角登場!筆架山本身是這條稜線的最高點(雖然海拔也就幾百公尺啦),同樣有顆基石。這裡的視野最開闊,山稜線的壯闊感也最強。找個大石頭坐下,吹著山風,看看腳下的綠浪,瞬間明白什麼叫“心曠神怡”。筆架山的岩石地形特別明顯,也是全程需要拉繩攀爬最多的地方,很有探險感!站在筆架山頂,環顧四周,你會覺得前面爬的辛苦都值得了。
- 超酷展望點們: 除了山頭,筆架山稜線上隨處都可能轉角遇到驚喜!特別是天氣晴朗、能見度高的時候:
- 往 臺北盆地眺望:101大樓、新光摩天大樓等地標清晰可見(前提是空氣乾淨無霧)。
- 往 翡翠水庫方向:碧綠的湖水鑲嵌在群山間,美得像幅畫。
- 層層疊疊的山巒:筆架山本身所在的雪山山脈支稜,綿延不斷,綠意盎然。
筆架山 附近景點 - 順道一遊好去處
爬完筆架山,如果意猶未盡或者還有體力時間,附近真的有不少好地方可以串著玩:
- 石碇老街
- 介紹: 超有古早味的山城老街!跟九份、深坑的氛圍很不同,更寧靜質樸。老街沿著溪邊而建,底下還有支撐房屋的“吊腳樓”結構,很特別。重點是,人潮相對少很多,逛起來舒服。
- 地址: 新北市石碇區石碇東街、石碇西街一帶。
- 交通: 就在石碇市區中心。如果你是開車停在二格路底,下山後開車過去幾分鐘就到。搭公交的話,回到“二格公園”公交站,再搭綠12往“石碇”方向即可。
- 營業時間: 老街本身全天開放,但裡面的店家(小吃、豆腐店、茶行)營業時間不一,通常上午10點到下午5、6點比較熱鬧。假日比較保險。
- 深坑老街
- 介紹: 大名鼎鼎的“豆腐之鄉”!整條老街飄著臭豆腐和各種滷味的香氣。建築是紅磚拱廊,非常有特色。適合下山後去大啖美食,補充能量!但提醒一下,假日人潮爆炸多,要有心理準備。
- 地址: 新北市深坑區深坑街一帶。
- 交通: 如果你是從深坑端下山,那就非常近。從石碇端下去的話,開車約15-20分鐘。搭公交比較繞(例如從石碇搭綠12到捷運木柵站轉車去深坑)。
- 營業時間: 老街全天開放,店家同樣集中在白天到傍晚營業(很多開到晚上7、8點,甚至更晚)。
- 千島湖(翡翠水庫集水區)
- 介紹: 從筆架山上就能眺望到的美麗景緻!指的不是浙江那個,而是翡翠水庫上游的潭腰、八卦茶園一帶。因為水庫蓄水,形成許多小島點綴在碧綠水面上,從特定角度俯瞰,真的很像千島,超美!適合開車去繞繞,拍網美照。
- 地址: 新北市石碇區北宜公路(臺9線)約27公里處附近(往永安社群、八卦茶園方向)。
- 交通: 強烈建議開車前往。從石碇市區沿北宜公路(臺9線)往坪林方向開,注意路旁的指示牌(如“永安社群”、“八卦茶園”),彎進去產業道路才能抵達各個觀景點。路窄彎多,開車要小心。
- 營業時間: 開放的自然景觀,全天可去。但建議白天前往(下午光線拍照最美),晚上山區沒路燈且危險。
- 二格山自然中心(原栳寮靶場)
- 介紹: 位於筆架山登山口石碇端附近。是林業試驗所管理的自然教育園區,生態資源豐富。有規劃完善的森林步道(平緩好走)、生態池、解說中心等。適合帶小孩或想輕鬆散步吸收芬多精的人。
- 地址: 新北市石碇區碇格路二段24號。
- 交通: 就在筆架山石碇登山口(二格公園)旁邊!走路可達。開車的話可直接導航到自然中心,有停車場(但要留意開放時間)。
- 營業時間: 非常重要!它平日不開放給一般民眾自由進入,主要是做環境教育使用。僅限團體預先申請導覽,或是在特定的公眾開放日(例如林試所舉辦的假日活動)才能進入。 不要白跑一趟!行前務必上官網查最新開放資訊。
筆架山 必吃美食 - 下山後祭五臟廟!
爬山消耗大,美食絕對不能少!筆架山附近的美食,集中在石碇和深坑:
- 石碇必吃:
- 王氏豆腐店: 石碇老街上的老店!主打豆製品。必吃:豆腐冰淇淋(口感綿密,豆香清新,大推!)、烤豆腐、豆花、豆漿。是我每次去石碇的必訪點。
- 陳記豆腐養生恬點: 同樣是老店,除了豆腐,他們的豆腐蛋糕很有名,口感溼潤特別,可以買回去當伴手禮。
- 福寶飲食店: 在老街尾端,比較在地的合菜小吃店。想吃點熱炒、滷肉飯、傳統麵食,這裡是不錯的選擇。價格實在。
- 麥仔園: 專賣各式草仔粿、芋粿巧等傳統米食點心。剛蒸好的時候超級香!
- 深坑必吃: (這裡就... 整條街都是!)
- 深坑豆腐: 這是重點!各種做法:紅燒豆腐、麻辣臭豆腐、豆腐羹、炭烤豆腐... 隨便挑一家順眼的嚐嚐。我個人偏愛 廟口老店 或 大樹下 的口味。但老實說,假日人多到爆,用餐環境比較擁擠吵鬧。
- 黑豬肉香腸: 深坑老街上的烤香腸攤也很有名,炭烤香氣撲鼻,肉質紮實多汁。
- 各種滷味: 除了豆腐,深坑的滷大腸、滷筍絲、滷桂竹筍等也很有名,適合配飯或當下酒菜。
筆架山 附近住宿 - 過夜好選擇
如果你想在爬完筆架山後,悠哉地玩附近景點,或者安排兩天一夜的石碇/深坑小旅行,住宿可以考慮:
- 石碇地區民宿
- 介紹: 相較於深坑,石碇的住宿選擇更偏向寧靜山居、特色民宿。很多是利用老屋改造,或是有自己的茶園、山林景觀。適合想遠離塵囂、享受靜謐山野氣息的人。
- 地址: 多分散在石碇區各處山上或聚落中。例如潭邊、烏塗窟等地。
- 交通: 通常需要開車抵達,民宿位置多不在大馬路邊。預訂時記得確認交通指引和停車位。
- 營業時間: 全年營業,但務必 提早預訂,尤其假日熱門民宿很搶手!價格範圍較廣,從平價到高檔都有。
- 深坑地區飯店/旅館
- 介紹: 深坑因為靠近臺北市區,加上老街觀光發達,住宿選擇較多也更商業化,有星級旅館、汽車旅館、一般商務旅館等。優點是交通方便(近交流道、捷運接駁),生活機能好(買東西、吃東西方便)。
- 地址: 集中在深坑市區內或北深路、文山路一帶。
- 交通: 交通便利,通常鄰近公車站牌或方便打車。停車位要看各旅館設施。
- 營業時間: 全年營業。選擇多,從經濟型到舒適型都有,較容易訂到。但非老街區的住宿,走到老街可能有一點距離。
筆架山 注意事項 - 平安開心最重要!
爬筆架山是樂事,但安全永遠是第一!根據我這老骨頭踩過好幾次的經驗,提醒你這些:
- 裝備要齊全:
- 鞋子最重要! 一定要穿 抓地力好的健行鞋或登山鞋。很多岩石路段溼滑,普通運動鞋很容易滑倒,非常危險!我可不想看你下山是滾下來的。
- 防滑手套: 必備!拉繩路段非常多,沒手套手會痛死也可能受傷。那種露指的勞保手套就很好用。
- 飲水充足: 至少帶 1500-2000cc 的水!夏天更要加倍。沿途完全沒有補給點,渴死在山上沒人救你。(誇張了點,但真的很渴!)
- 補充能量: 帶點行動糧,巧克力、能量棒、飯糰、香蕉等,隨時補充體力。低血糖爬山很痛苦。
- 防曬防蚊蟲: 帽子、太陽眼鏡、防曬乳必備(尤其稜線無遮蔭)。防蚊液可以帶著,雖然我個人覺得蚊蟲不算太誇張。
- 簡單藥品: OK繃、彈性繃帶(萬一扭傷可固定)、個人藥品。
- 登山杖: 部分路段有幫助,尤其在溼滑的下坡。但有些攀爬段反而礙事(比如我每次都覺得拉繩爬石頭時拿登山杖很煩),看個人習慣。
- 輕便雨衣: 山區天氣說變就變,尤其春夏午後雷陣雨很常見。別淋成落湯雞。
- 路線評估:
- 筆架山連峰 不是休閒散步道! 它屬於 中級步道,需要一定體力基礎(尤其怕陡坡的人)。單程(石碇到深坑)大約需要 4-6小時(含休息拍照)。O型走法時間更長。
- 評估體力: 第一次走或平常少運動的人,建議走到筆架山主峰就好(來回約3-4小時),不必勉強走完全程。或者從石碇上,原路返回石碇下(比較輕鬆)。
- 研究路線: 出發前務必下載好離線地圖(如Hikingbook、健行筆記App),或帶紙質地圖。雖然主要岔路有指標,但有些小岔路或路跡不明顯的地方還是可能混淆。我第一次走差點走錯。
- 安全第一:
- 結伴同行: 強烈建議2人以上同行,互相照應。一個人走?除非你經驗豐富且告知親友行程,否則不建議。我在山上摔過跤,當時幸好有同伴扶一把。
- 注意天候: 下雨或雨後地面非常溼滑,危險度大增!颱風或豪雨特報時絕對不要前往。雷雨時在稜線上更危險。
- 拉繩攀爬: 拉繩時務必 確認繩結是否牢固,不要把所有重量都吊在繩子上(繩索可能老舊)。手腳點踩穩抓牢再移動重心。我見過有人滑倒撞到石頭,幸好只是擦傷。
- 留意腳步: 稜線部分路段狹窄,兩旁是陡坡,行走務必專注,別邊走邊滑手機看風景(停下來再看!)。
- 時間掌控: 最晚下午2點前要從起登點出發,避免摸黑下山。山區天黑得早,沒路燈非常危險!我有一次貪看夕陽差點被困住,嚇出一身冷汗。
- 垃圾帶走: 自己的垃圾,包括果皮、衛生紙,通通帶下山!山上沒垃圾桶。看到別人亂丟的垃圾?有能力的話也幫忙撿一下吧,守護這片美麗山林人人有責。
- 其他小細節:
- 山上 手機訊號時有時無,提前告知家人行程並約定聯絡時間。
- 石碇登山口(二格公園)有 簡易流動廁所(不一定乾淨)。
- 穿 透氣排汗衣物,別穿棉質的(溼了很難幹,容易感冒)。
- 尊重山林, 不高聲喧譁,避免驚擾野生動物(比如蛇... 我就遇到過幾次,保持距離就好)。
筆架山 裝備清單懶人包 (出發前勾一勾)
類別 | 必備物品 | 建議物品 | 可選物品 | 我的真實感想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穿著 | 防滑登山鞋/健行鞋 | 排汗快乾長袖/長褲 | 保暖中層衣 | 鞋子是命! 親眼看過穿帆布鞋滑到哭的... |
遮陽帽 | 保暖帽 | |||
配件 | 防滑手套 | 登山杖 | 頭燈/手電筒 | 手套必帶! 沒帶手會破皮痛死 |
太陽眼鏡 | 毛巾 | 小型急救包 | ||
飲食 | 飲水 (1500-2000cc+) | 行動糧 (巧克力/能量棒/水果) | 保溫瓶裝熱飲 | 水帶夠! 渴起來真要命,山上沒得買 |
防護 | 防曬乳 | 防蚊液 | 哨子 | 稜線無遮蔭,曬脫皮不是開玩笑 |
簡易雨衣/風雨衣 | 輕便型睡袋/救生毯 (過夜) | 山區天氣說變就變 | ||
其他 | 揹包 (20-30L) | 離線地圖/紙本地圖 | 塑膠袋 (裝濕物/垃圾) | 揹包別太小,東西塞不下很麻煩 |
手機 (拍照/通聯) | 行動電源 | 少量現金 | 山上訊號不穩,地圖先下載好 | |
身份證件/健保卡 | 個人藥品 | 相機 | ||
特別提醒 | 垃圾袋 (帶走所有垃圾) | 尊重山林環境的心 | 無痕山林! 自己的垃圾自己背下山 |
筆架山 行程規劃參考表 (看你想怎麼玩)
行程型別 | 路線說明 | 適合物件 | 預估時間 (含休息) | 優點 | 缺點/注意事項 | 我的建議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經典初體驗 | 石碇登山口 → 西帽子巖 → 炙子頭山 → 筆架山主峰 → 原路折返 | 初次探訪 / 體力中等 / 時間有限 | 約 4-5小時 | 精華景點都看到,路線較單純 | 需走回頭路 | 最推薦新手! 爬不動隨時可折返 |
連峰縱走 | 石碇登山口 → 西帽子巖 → 炙子頭山 → 筆架山主峰 → ... → 深坑登山口下 | 體力較佳 / 有經驗 / 想挑戰 | 約 5-7小時 | 完整體驗連峰,不走回頭路 | 需安排接駁! 深坑下山後交通較不便 (距老街有距離);路程長,體力門檻高 | 確保體力充足,提前規劃好深坑端交通方式 (叫車/請朋友接) |
輕鬆散步 | 石碇登山口 → 西帽子巖 → 原路折返 | 只想稍微動動 / 親子 | 約 1.5-2小時 | 坡度較緩,輕鬆 | 看不到最精華的筆架山主峰 | 適合純粹想呼吸新鮮空氣或帶小孩接觸自然的人 |
O型挑戰 | 石碇登山口上 → 縱走至深坑登山口 → 再走產業道路/其他山徑繞回石碇登山口 | 超級健腳 / 定向能力強 | 7小時以上 | 不走回頭路,環狀設計 | 路徑複雜! 產業道路較無聊且長;部分山徑冷門需高強度定向能力;極耗體力 | 不建議新手嚐試! 除非你熟門熟路或跟熟路的人走,且體力毅力都超群 |
順遊行程 | 上午爬筆架山 (經典初體驗路線) → 下午逛石碇老街吃豆腐 → 回程 | 一日遊充實規劃 | 全天 | 運動+美食+文化一次滿足 | 時間需掌握好 | 我最常安排的玩法! 爬完山吃碗豆花加冰淇淋,完美! |
上午爬筆架山 → 下午開車去千島湖拍美照 → 傍晚深坑老街吃晚餐 → 回程 | 自駕一日充實遊 | 全天 | 自然景觀+美食雙重享受 | 行程緊湊,需開車;千島湖觀景點間移動也需時間 | 適合天氣好、時間充裕的自駕族,開車的人會比較累 |
筆架山 天氣狀況影響參考
天氣狀況 | 登山建議度 | 風險/挑戰 | 優點/特色 | 裝備加強重點 | 我的血淚經驗談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晴朗穩定 | ⭐⭐⭐⭐⭐ | 低。最理想! | 視野超開闊,拍照超美! | 加強防曬! 帶足水 | 這種天去筆架山,保證值回票價! |
陰天多雲 | ⭐⭐⭐⭐ | 中低。須留意是否飄雨。 | 涼爽舒適,較不曬,雲霧繚繞別有風情 | 雨衣備妥! 防滑更要小心 | 其實走起來很舒服,但拍照效果看運氣 |
毛毛雨/小雨 | ⭐⭐ | 中高! 岩石、樹根、泥土 極度濕滑! 危險大增! | 空氣清新,人少 | 極度強調防滑! 手套必備 | 真心不推薦! 滑倒風險高,走起來壓力很大 |
大雨/雷雨 | ⭐ (強烈不建議) | 極高! 路徑濕滑泥濘、溪溝可能暴漲、雷擊風險、易失溫 | 絕對不要上山! | 命比較重要! 遇天氣變壞應立即下撤或取消行程 | |
雨後初晴 | ⭐⭐ | 高! 地面仍殘留濕氣,一樣 滑! 可能有午後雷陣雨 | 當作雨天準備! 謹慎慢行 | 至少要等個一兩天太陽曬過才比較安全 | |
強風 (颱風前後) | ⭐ | 高! 稜線上風勢強勁,易被吹倒或落物擊中 | 避免前往! | 在稜線上被強風吹到站不穩的經驗很可怕 | |
濃霧 | ⭐⭐ | 中高! 能見度極差,易迷路、方向難辨,路徑濕滑 | 神秘感十足(但看不到風景) | 離線地圖必備! 緊跟隊友、勿脫隊 | 方向感不好的人絕對不要嘗試! 連指標都看不到 |
筆架山 Q&A 快問快答
Q1: 筆架山適合新手或帶小孩去嗎?
A: 要非常謹慎! 嚴格來說,它 不算親子休閒步道。部分陡峭拉繩路段對小孩或平常完全不運動的新手有危險性。如果小孩年紀較小(建議至少小學中高年級以上)、體力好、且有大人全程密切注意協助,可能可以挑戰“石碇登山口到西帽子巖”這段相對緩和的折返路線(約1.5-2小時)。但絕對不適合帶嬰幼兒或推嬰兒車!筆架山連峰核心的攀爬段,小孩需要大人又拉又抱才能過,會累死大人也增加危險。新手也建議從短程折返開始嘗試,評估自己體力腳力再決定是否前進。
Q2: 筆架山全程走完(O型或縱走)要多久?
A: 時間因人而異,取決於腳程、休息頻率和拍照時間。一般來說:
- 單純石碇上深坑下的縱走: 大約5到7小時。
- 走O型大環線: 可能超過7小時,甚至到8、9小時(路況複雜、休息多的話)。
- 最推薦的“石碇上到筆架山主峰來回”: 大約4到5小時比較常見。
Q3: 去筆架山一定要帶手套嗎?
A: 強烈建議要帶!而且是防滑手套! 筆架山的特色就是需要頻繁 拉繩攀爬 岩石陡坡。繩索可能粗糙、溼滑或有倒刺。徒手拉繩不僅容易磨破皮、起水泡,而且在用力攀爬時,手掌出汗或碰到雨水,抓握力會大大降低, 極易打滑發生危險。那種露指的工作手套就很便宜好用。別為了省這點小東西增加風險!
呼!洋洋灑灑寫了這麼多,都是我一次次踏上筆架山累積下來的真實經驗和心情。這座山,說難不難,說簡單也不簡單,但那份站在稜線上俯瞰群山的開闊感,還有拉著繩子小心翼翼往上爬的征服感,真的很迷人。它沒有過度開發,保持著山林的野趣,這正是它珍貴的地方。希望這篇文章,能幫你更瞭解筆架山,做好充分準備,安全又愉快地踏上旅程!下次在山頂上,說不定我們會擦肩而過呢!記得,安全第一,Enjoy the hike! 好好享受筆架山帶給你的一切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