牧羊犬種類全解析:澳洲牧羊犬種類、長毛牧羊犬種類、蘇格蘭與德國牧羊犬特色比較
生物百科 德國牧羊犬, 澳洲牧羊犬種類, 牧羊犬種類, 蘇格蘭牧羊犬, 長毛牧羊犬種類嗨,我是詩琦!每次在公園看到牧羊犬帥氣地追球,或是在電影裡看牠們聰明地執行任務,你是不是也好奇:「牧羊犬到底有幾種?為什麼有些毛蓬鬆,有些卻精瘦俐落?」其實,牧羊犬不只是「會趕羊的狗」!從德國的狼犬到英國的邊境牧羊犬,每種都有獨特的性格和專長。有些適合當家庭寵物,有些卻是工作狂,甚至連「喜不喜歡小孩」都因品種而異!這篇文章,我想用輕鬆的方式帶你認識這些「毛茸茸的職場精英」,幫你找到最適合你生活節奏的牧羊犬夥伴——無論你是想找個運動搭檔,還是單純被牠們的聰明眼神迷住~
目錄
牧羊犬種類:不只是趕羊這麼簡單!
当我们说”牧羊犬”,千万别以为它们的工作就是单纯把羊群从A点赶到B点那么粗糙。想想看,在古代的草原、山谷,面对几百头甚至上千头羊(或其他牲畜),牧人需要的是高度协作、懂得策略、能解读指令甚至自行判断的帮手。所以,牧羊犬種類的功能其实细分得很专业:
- 聚集型 (Gathering Dogs): 这类狗狗最擅长的,是把分散得很开的牲畜找回来、聚集在一起。它们通常动作敏捷、视野开阔、冲劲十足,像一股旋风一样去圈回那些”不听话”的家伙。想想看,在广袤的牧场上,这种能力多关键!经典的聚集型选手是谁后面会说。
- 驱赶型 (Droving Dogs): 它们的任务是把已经聚集好的大群牲畜,沿着道路或者指定的方向,驱赶到市场、新的牧场或圈舍。这需要狗狗有很强的驱动力和一定的”威慑力”(当然不是咬,是用气势和位置压迫),同时能持久工作,走很长的路。一些体型较大、耐力好的品种擅长这个。
- 护卫型 (Livestock Guardian Dogs, LGDs): 诶?等等,护卫型也是牧羊犬?没错!虽然它们不直接参与驱赶或聚集,但它们是羊群安全的终极保障!像大白熊犬、库瓦兹犬这类大型猛犬,几千年来就是专门和羊群生活在一起,负责抵御狼、熊、小偷等威胁。它们独立、勇敢、领地意识极强,是羊群的”守护神”。不过严格来说,我们今天主要聚焦在那些主动管理牲畜移动的品种(即放牧型 Herding Dogs),但知道它们的存在很重要,毕竟是一个完整系统嘛!
- 全能型: 有些非常厉害的品种,能身兼数职,既会聚集也会驱赶,甚至还能看家护院。这就很考验狗的智商和可训练性了。
所以,下次听到”牧羊犬”,脑子里别只蹦出一种形象啦!这背后是一整套根据地理环境、牲畜种类、牧民需求演化出来的精妙分工。牧羊犬種類的多样性,正是适应不同生态位的结果,是不是超像演化论的活教材?
那么,大家熟悉的那些明星品种,到底属于哪一类呢?它们又有哪些独特魅力(和让人头疼的小毛病)?别急,下面我们就按大家常问的几个大类,一个个聊过来。
澳洲牧羊犬種類:活力四射的彩虹牧羊犬!
先澄清一个超大的误会!很多人(包括以前的我)看到”Aussie”(澳牧的昵称)就想当然地认为它来自澳大利亚… 错啦!澳洲牧羊犬種類其实是地地道道的”美国制造”!它们是在19世纪美国西部的牧场中,由巴斯克地区的牧羊人带去的欧洲牧羊犬(可能包括比利牛斯牧羊犬、边境牧羊犬等)与当地犬种(甚至有说法涉及澳洲的狗?)混血、选育出来的,专门适应北美广阔多变的地形和气候。叫它们”澳洲”牧羊犬,据说是因为当时那些巴斯克牧羊人常被误认为是澳洲人… 这命名乌龙也是醉了。
讲真,澳牧是我见过颜色最缤纷的牧羊犬種類之一!它们的被毛颜色和花纹组合多得让人眼花缭乱,简直就是行走的调色盘:
- 主要颜色: 黑色、蓝色云石色(Blue Merle,黑白灰混合,像大理石纹)、红色、红色云石色(Red Merle)。云石色是我个人觉得最梦幻的!
- 花纹/斑块: 通常会带有白色斑纹(分布在脸、颈、胸、腿、尾巴尖)和/或黄褐色斑纹(tan points,在眼睛上方、脸颊、腿内侧、尾巴下方)。黄褐色斑纹深浅不一,从奶油色到深锈红色都有。
- 眼睛: 澳牧的眼睛是另一大特色!除了常见的褐色,还可能拥有令人惊艳的琥珀色、蓝色、甚至异色瞳(一只蓝一只褐,或者一只眼有部分蓝色),尤其是在云石色的狗狗身上更常见。盯着它们深邃多变的眼睛看,真的像在看星河!
澳洲牧羊犬顏色組合快速參考表 | |||
主色 | 雲石基因 | 常見花紋 | 眼睛顏色可能 |
黑色 (Black) | 無 (Solid) | 白+黃褐斑 | 褐色、琥珀色 |
黑色 (Black) | 有 (Blue Merle) | 白+黃褐斑 | 藍色、琥珀色、異色瞳 |
紅色 (Red) | 無 (Solid) | 白+黃褐斑 | 褐色、琥珀色 |
紅色 (Red) | 有 (Red Merle) | 白+黃褐斑 | 藍色、琥珀色、異色瞳 |
(注:”雲石” Merle 是一種顯性基因,會導致毛色呈現斑駁效果,並常伴隨眼睛顏色的特殊變化)
外貌特徵:
- 中型犬,結構勻稱而結實,肌肉發達,一看就是運動好手。
- 尾巴通常是天生短尾或斷尾(雖然斷尾爭議大,現今許多國家已禁止),所以它們搖起尾巴來像個小馬達,屁股晃得特別可愛(也很容易撞到東西,我家訪客的杯子被打翻過好幾次…)。
- 被毛中等長度,直或微捲,有厚實的底毛抵禦惡劣天氣。這毛量,換毛季的”蒲公英”效應相當驚人!吸塵器是必備家電。
性格與需求: 重點來了!澳牧聰明絕頂(公認智商排名極高),學習能力超強,一個指令教幾次就會。BUT!這也意味著牠們精力旺盛到炸裂!牠們不是那種公園遛個十分鐘就滿足的狗狗。澳洲牧羊犬種類是為了在牧場上全天候狂奔、處理複雜任務而生的。如果滿足不了牠們的身體和腦力需求,後果很嚴重:拆家、過度吠叫、行為問題(追車追小孩追影子)、焦慮… 絕對是”新手勸退品種”之一(除非你是超級戶外運動愛好者或有大量時間訓練)。它們需要有挑戰性的工作,比如進階服從訓練、敏捷賽、飛球、甚至是真正的牧羊工作(如果條件允許)。想養澳牧?先問問自己能不能成為牠們的”全職教練+玩伴”!真心建議,沒那個精力別碰,對狗對人都好。
不過話說回來,如果你能滿足牠們的需求,澳牧會是忠誠、深情、充滿喜感的最佳夥伴!牠們對家人保護意識強,對認可的”自己人”超級貼心。只是那個體力槽… 深不見底啊!記得有一次去參觀一個專門繁殖澳牧的犬舍,主人說他每天要騎腳踏車帶狗跑十幾公里,外加兩次高強度訓練,狗才勉強不拆家… 佩服!
長毛牧羊犬種類:優雅背後的辛勞
啊,說到那些毛茸茸、仙氣飄飄、像移動毛毯一樣的牧羊犬!這絕對是長毛牧羊犬種類最吸引人的外觀標誌。但身為一個務實的生物博主(兼鏟屎官),我得先潑點冷水:那一身華麗的長毛,可是需要主人付出巨量時間和耐心去維護的!美麗的代價,就是每日的梳毛戰爭啊!
有哪些代表性的長毛飄逸選手呢?
- 粗毛蘇格蘭牧羊犬 (Rough Collie): 這應該是長毛牧羊犬的代表作了吧!就是大家熟知的那個”靈犬萊西”的品種。肩高較高,身形優雅流暢。那身濃密、飄逸的長毛,尤其是頸部的鬃毛和後腿的”羽毛”,簡直自帶仙氣濾鏡!經典毛色是貂色(Sable,從淡金色到深紅木色)、三色(黑、白、黃褐)、藍雲石色(Blue Merle,黑白灰混合+黃褐色斑紋)。它們氣質溫和、敏感、忠誠,對家庭和孩子通常很友善,智商高也樂於學習。 但是!那身長毛不打理?分分鐘打結給你看!而且換毛季節,家裡會下”狗毛雪”,你吃飯時碗裡飄進幾根是常有的事。皮膚問題也比短毛犬種要多關注一些。它們吠叫可能有點多,有點”神經質”(容易緊張或敏感)。
- 古代英國牧羊犬 (Old English Sheepdog, OES / 古牧): 這位就是那個全身毛茸茸、連眼睛都快看不到的”大型拖把”!體格壯碩方正,步伐像熊一樣搖擺,萌態十足。毛色主要是灰白相間(各種深淺的灰色、藍灰色、加白色)。性格通常是歡樂、隨和、有點傻憨憨的搞笑擔當,對家人友好。然而… 維護那身又厚又長的雙層毛簡直是噩夢級任務!極易打結,需要極其頻繁且深入的梳理。口水也多(下巴毛常濕答答),體味相對明顯。體型大,食量和排泄物量都很可觀。而且,台灣這種悶熱潮濕的氣候對古牧來說簡直是地獄! 非常容易中暑!夏天必須吹冷氣,出門散步要極度小心時段。說真的,在台灣養古牧,對狗對人都是嚴峻考驗,我個人很不推薦。
- 設得蘭牧羊犬 (Shetland Sheepdog / 喜樂蒂): 別看牠們長得像縮小版的粗毛蘇格蘭牧羊犬,牠們可是獨立的品種!體型嬌小玲瓏多了(肩高約33-40公分),非常適合居住空間有限的家庭。同樣擁有漂亮的長毛(但整體毛量比蘇牧稍少一點點),氣質更為警覺、活潑、對主人依戀性超強。牠們是非常優秀的家庭伴侶犬和看家犬(一點風吹草動就會吠叫通知),聰明易訓,也適合參與犬類運動。雖然也需要定期梳理,但因為體型小,打理起來比蘇牧和古牧相對輕鬆一點點(只是一點點哦!)。算是長毛牧羊犬中比較”親民”的選擇之一。
長毛牧羊犬種類的共通挑戰:梳理!
養長毛狗,特別是這些擁有華麗雙層被毛的工作犬後裔,梳理絕對是頭等大事!千萬別被廣告或網美照騙了,以為牠們每天自動保持飄逸順滑。現實是:
- 每日梳毛是基本款: 想避免毛結(特別是耳後、腋下、大腿內側、屁股後面這些摩擦多的地方),每天抽出15-30分鐘梳毛是跑不掉的。用對工具很重要:鋼針梳、排梳、開結刀都得備齊。一旦打結嚴重到貼近皮膚,就只能剃掉,醜半年不說,還傷毛囊。
- 洗澡是大工程: 洗澡前必須徹底梳通,否則濕水後毛結會變得更硬更難處理。吹乾更是體力活,用吹水機+拉毛梳,沒個一小時以上搞不定一只中等體型的長毛犬。自己洗?腰酸背痛。送美容?錢包痛!
- 季節性換毛 = 毛災: 換毛季(尤其是春天)來臨,家裡空氣中漂浮的細毛無孔不入,衣服、食物、電器濾網… 到處都是。強力吸塵器和滾筒粘毛器是生存必需品。
- 皮膚健康需關注: 濃密的毛髮下,皮膚通風不良,容易藏汙納垢,引發濕疹、真菌感染、寄生蟲問題(跳蚤壁蝨躲在裡面很難發現)。需要主人經常撥開毛髮檢查皮膚狀況。
所以,如果你是個懶人、工作極忙、或者對家務清潔有極高要求(討厭到處是毛),請務必對長毛牧羊犬種類三思而後行! 牠們的美貌是需要你用時間、耐心和金錢(美容費、梳毛工具費、吸塵器耗材費)去換來的。那種夢想著擁有一隻長毛飄飄的狗狗卻懶得梳毛的人啊,最後狗狗受苦(毛結纏身可能導致皮膚炎甚至壞死),你也崩潰。何必呢?選狗務實點好!
蘇格蘭牧羊犬:從牧場到銀幕的永恆巨星
說到蘇格蘭牧羊犬 (特別是粗毛型的 Rough Collie),腦海裡很難不浮現起那部經典電影《靈犬萊西》的身影吧?這部作品實在太深入人心,讓優雅、忠誠、聰慧的蘇牧形象傳遍了全世界,幾乎成了牧羊犬的代名詞(雖然有點以偏概全)。我得說,這真是史上最成功的狗狗”廣告”之一!
歷史與起源: 顧名思義,蘇牧的老家在蘇格蘭高地。它們被培育出來的主要工作是管理和驅趕當地的羊群(尤其是那種臉黑黑、角彎彎的蘇格蘭黑面羊)。蘇格蘭高地地形崎嶇,氣候多變(風大、濕冷),這塑造了蘇牧的一些關鍵特質:耐力好,能適應惡劣天氣,毛髮提供了良好保護(特別是粗毛型),同時聰明、有主見,能在離牧人較遠的地方獨立判斷如何控制羊群(這點和高度緊盯主人指令的邊牧很不同)。牠們既要有足夠的動力去驅趕羊群,又不能過於兇猛而嚇到羊(羊其實很膽小敏感)。這其中的平衡,是幾百年選育的智慧結晶。
外貌特點: 前面在長毛牧羊犬部分已經詳細描述了粗毛蘇牧的外觀(優雅流線身形、飄逸長毛、標誌性的狹長吻部和半立耳)。這裡補充一下,還有一個短毛蘇格蘭牧羊犬 (Smooth Collie) 品種!它們除了被毛是短而濃密貼身的(類似德牧的質感),其他身體結構、氣質特點都和粗毛兄弟幾乎一模一樣!一樣聰明溫和,一樣是優秀的家庭犬。短毛款的優點顯而易見:梳理需求大大降低!掉毛也沒那麼恐怖(當然還是會掉),更適合怕麻煩或居住在較溫暖地區的人。不過,短毛蘇牧的名氣和能見度遠不如牠的長毛兄弟,有點被埋沒了,其實是非常好的替代選擇!大家別只盯著長毛看啊!
性格特質: 蘇牧通常被認為是牧羊犬種類中性格相對溫和、穩定的代表(當然個體差異永遠存在)。它們聰明敏感,非常在意家人的情緒,對兒童通常很有耐心和保護欲(萊西的形象深入人心)。忠誠度極高,與家庭成員建立深厚的連結。學習能力強,服從性佳。不過,它們的敏感也意味著:
- 討厭粗暴對待: 大聲斥責或體罰對蘇牧效果很差,甚至可能引發恐懼或退縮。正向鼓勵、溫和堅定的引導才是正道。
- 吠叫傾向: 它們天生警覺性高,是優秀的”看門通知員”,風吹草動都可能吠叫示警(有時鄰居會抗議…)。需要從小進行適當的”安靜”指令訓練。
- 可能有”放牧”本能殘留: 喜歡繞圈圈跑,有時會試圖用身體或輕咬(Nipping)去”管理”移動中的東西(比如奔跑的孩子、騎腳踏車的人),需要引導和糾正。
適合家庭嗎? 總體來說,蘇牧(無論粗毛短毛)是非常優秀的家庭伴侶犬,尤其適合喜歡中大型犬、有耐心、願意花時間陪伴和梳理(指粗毛款)的家庭。它們需要穩定的環境、適當的運動(雖然不像澳牧、邊牧那樣誇張)和大量的精神關愛(敏感的心需要呵護)。蘇格蘭牧羊犬的魅力,在於那種優雅外表下溫柔忠誠的心靈,難怪能從牧場一路紅到好萊塢!
德國牧羊犬:工作犬界的超級明星
壓軸登場的這位,名氣響噹噹!德國牧羊犬 (German Shepherd Dog, GSD / 德牧 / 狼犬),絕對是地球上辨識度最高、用途最廣泛的工作犬種之一!牠們的身影活躍在軍警界(緝毒、搜救、追蹤、防爆)、服務犬領域(導盲、助殘)、搜救隊,當然也是許多家庭的忠實守護者和伴侶。這種多功能性,在牧羊犬種類裡堪稱頂尖!
歷史與使命: 德牧的歷史相對較短(19世紀末才開始系統化育種),但目標非常明確:創造一種全能型的工作犬。創始人馮史蒂芬尼茨上尉的願景,就是要培育出智力、體力、服從度、勇氣、適應力都頂尖的犬種,能勝任各種複雜任務。最初的基礎確實是來自牧羊犬(德國本土的各種牧羊犬),但育種方向很快超越了單純的牧羊工作,轉向更廣泛的實用性。這點和其他專精於牧羊的品種發展路徑很不同。
外貌與結構: 德牧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力量、敏捷與專注的完美結合。
- 體型: 中大型犬,肌肉發達,骨骼強壯,展現出強大的力量和耐力。
- 線條: 經典的德牧擁有獨特的 “斜坡背” 線條(後軀略低於前軀),這設計是為了最大化後肢的蹬力和推進力,讓牠們在奔跑和跳躍時爆發力驚人、步態伸展流暢。不過關於這種背線是否對健康(特別是髖關節)有潛在影響,一直存在爭議,現在也發展出背線更平直的”工作線”德牧。
- 被毛: 主要有雙層毛:
- 短毛德牧: 外層毛濃密、直、硬且緊貼身體,打理相對容易。
- 長毛德牧: 外層毛較長(尤其頸部、胸部、後腿、尾巴),有時會略呈波浪狀。雖然長毛款看起來更威武飄逸,但不被大多數主流標準(如德國SV)視為理想型,因為長毛在野外工作時更容易纏繞雜物、不易打理、且濕水後保溫性下降。但在伴侶犬市場上,長毛款也有其愛好者。
- 顏色: 最經典的是”黑黃色”(Black and Tan),以及”黑紅色”(Black and Red)。另外還有全黑色(Solid Black)、全白色(Solid White,在台灣好像特受歡迎?)、以及藍色、肝色等(這些顏色在標準中可能不理想或有爭議)。狼灰色(Sable/Agouti)也很常見且受歡迎。
性格與能力: 德牧的性格核心可以用幾個詞概括:高智商、極強的學習慾望和工作驅動力、忠誠、勇敢、保護意識強。
- 可塑性極高: 它們的聰明程度和對學習的渴望,讓它們幾乎能勝任人類設計的任何複雜工作(只要訓練得法)。這是它們成為工作犬王者的基石。
- 需要”工作”: 和許多高智商牧羊犬一樣,德牧不是寵物花瓶。它們需要持續的精神刺激和體能消耗。如果整天無所事事關在家裡,絕對會出問題(破壞行為、過度吠叫、焦慮)。訓練、任務(即使是簡單的家務指令)、高強度運動(如跑步、接球、障礙訓練)是必需品。
- 保護本能與社會化: 德牧對家人有強烈的保護慾,這是優點也是挑戰。如果幼年期社會化不足(沒有廣泛接觸各種人、動物、環境),它們可能會對陌生人或其他動物表現出過度警戒甚至攻擊性。早期、持續且積極的社會化訓練對德牧至關重要! 必須讓牠學會分辨真正的威脅和日常狀況。
家庭伴侶犬? 當然可以!但前提是主人必須非常清楚自己養的是什麼樣的狗。德牧需要:
- 堅定、有經驗的領導者: 主人必須具備基本的訓犬知識和能力,建立明確的領導地位(不是靠打罵,而是靠規則、一致性和尊重)。性格過於軟弱或沒時間沒精力管教的家庭不適合。
- 大量的時間投入: 包括長時間的運動、日常訓練挑戰腦力、每天的陪伴互動。
- 早期完善的社會化: 這點再強調都不為過!一隻社會化良好的德牧可以是穩重可靠的家庭守護者;反之,則可能成為巨大的安全隱患和負擔。
- 足夠的空間: 牠們體型大精力旺,公寓生活對牠們(和鄰居)可能挑戰很大,有院子會理想許多(但院子不等於運動!主人仍需帶出去活動和訓練)。
健康考量: 德牧是相對容易出現遺傳性健康問題的品種,選購時務必選擇信譽良好的繁殖者,要求查看父母的健康檢查證明(特別是髖關節發育不良 Hip Dysplasia、肘關節發育不良 Elbow Dysplasia、退化性脊髓病 DM 的篩檢報告)。定期的獸醫檢查和保持適當體重也很重要。
總結來說,德國牧羊犬是能力超群的”犬中之王”,但它們絕不是適合所有人的寵物。牠們對主人的要求非常高(時間、精力、知識、責任心)。如果你能接受這個挑戰,提供牠們所需的一切,那麼德牧回報給你的將是無與倫比的忠誠、保護和夥伴關係。牠們是那種願意為你付出一切的狗。但如果你追求的是輕鬆養寵、隨意放養… 那請放過德牧,也放過你自己吧!選擇一隻更符合你生活方式的狗狗,對大家都好。
總結:選擇你的牧羊犬夥伴,始於了解,終於責任
呼,一口氣聊了這麼多關於牧羊犬種類的知識,從牠們在歷史上的分工(聚集、驅趕、護衛),到幾個明星品種(澳洲牧羊犬、長毛組的蘇牧古牧喜樂蒂、蘇格蘭牧羊犬、德國牧羊犬)的獨特魅力和現實挑戰,相信大家對這個聰明絕頂、精力旺盛的大家族有了更立體的認識吧?
讓我再嘮叨幾句重點,絕對是肺腑之言:
- 顏值 vs 現實: 千萬別被網路上的美照衝昏頭!澳洲牧羊犬種類的活力、長毛牧羊犬種類的梳理噩夢、蘇格蘭牧羊犬的敏感和吠叫傾向、德國牧羊犬的巨大精力和社會化要求… 這些都是真實存在、需要你每日面對的功課。養狗不是玩《動物森友會》,牠們是鮮活的生命,有需求、有情緒、會生病、會製造麻煩。選擇前,請殘酷地評估自己的時間、精力、耐心、居住環境、經濟能力(飼料、醫療、美容、訓練費用…)。
- 工作本能永不眠: 無論是哪種牧羊犬種類,它們骨子裡都刻著工作的基因。這意味著牠們需要持續的身體鍛鍊 + 大量的腦力刺激!散步?那是熱身。丟球?基本款。牠們需要的是任務、是學習、是挑戰!如果你滿足不了,問題行為(拆家、破壞、焦慮、吠叫、追車追小孩追貓)幾乎是必然的結果。別等到狗把你家沙發啃成抽象藝術品才來問怎麼辦,預防永遠勝於治療!
- 研究!研究!再研究! 別只聽繁殖者或寵物店的一面之詞。多查資料(比如權威的犬種俱樂部網站),看專業書籍,和有養該品種多年經驗的主人聊聊(特別是聽聽他們的吐槽)。去看看訓練課程,了解要投入多少時間和精力。想想你的生活模式(朝九晚五加班族?經常出差?宅家一族?戶外愛好者?)和狗狗的需求是否匹配?做足功課,是對狗狗也是對你自己負責。
- 領養也值得考慮: 很多牧羊犬或混血牧羊犬因為主人低估牠們的需求而被送到收容所。如果你有足夠的經驗和條件,給這些聰明的孩子一個第二次機會,也是很棒的事!收容所的工作人員通常能提供比較真實的性格評估。
我是詩琦,就是那個每次爬山都盯著路邊雜草看半天的人。朋友都笑我拍照技術爛,因為我相機裡全是模糊的苔蘚特寫,根本分不清是在陽明山還是阿里山。
前年去蘭嶼浮潛差點被水母螫到,結果我興奮地追著牠們游了十幾分鐘。當地教練說從沒看過這麼不怕死的遊客,其實我只是想看清楚牠們觸手上的共生藻長怎樣。
健康飲食?我試過三個月完全不吃加工食品,結果在便利商店前崩潰買了兩包洋芋片。現在學會平衡了,週末吃鹹酥雞,平日乖乖啃地瓜葉。上次發現菜市場阿婆賣的紅鳳菜比超市貴,但蟲咬過的洞證明沒灑農藥,這筆錢花得心甘情願。
最討厭健身房鏡子牆,搞得像在選美。我寧可去河堤跑步,順便紀錄白鷺鷥的覓食路線。有次蹲在紅樹林拍招潮蟹,被當成偷排廢水的可疑人士,警察來查證件時我還請教他沼澤生態問題。
寫部落格是想分享這些亂七八糟的發現。為什麼都市的麻雀不怕人?野溪溫泉哪個時段微生物最活躍?用登山步數換冰淇淋熱量到底划不划算?這些沒人跟我討論的小事,寫出來反而遇到很多同好。
最近在實驗陽台種可食用蕨類,失敗五次才明白盆栽和野菜的差距。朋友說我總把簡單事情複雜化,但當你發現路邊酢漿草能解渴時,整個世界都會變得不一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