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蓮韓式料理:在地人嚴選10大必吃名店,不只泡菜與烤肉驚喜之旅!
美食探索
身為一個血液裡大概流淌著大醬湯的花蓮在地吃貨,自從幾年前被朋友拖去一家不起眼的韓式小店後,我就徹底掉進了花蓮韓式料理這個大坑。老實說,一開始真不抱期待,總覺得花蓮嘛,海鮮、麻糬、扁食才是王道,韓式?能有多道地?結果那鍋熱氣蒸騰、辣得過癮又鮮美無比的部隊鍋直接收服了我!從此開啟了我的花蓮韓式料理地圖繪製之旅。我發現,花蓮韓式料理的選擇比想像中豐富太多了,從路邊攤的熱炒到精緻的宮廷料理都有,而且很多店家都有自己獨門的配方,絕不是千篇一律的味道。今天就來分享我這幾年用「胃」實測出來的心頭好,幫你省下踩雷的時間跟金錢!
目錄
花蓮韓式料理的驚喜發現:不只泡菜與烤肉!
你可能跟我一開始想的一樣,花蓮韓式料理嘛,不外乎就是銅盤烤肉、石鍋拌飯、泡菜鍋這些基本款。錯!大錯特錯!認真挖寶後,我發現這裡藏著不少「非主流」但驚豔的道地韓味。像是有家小店老闆是韓國阿嬤,她做的韓式豬腳(Jokbal)滷得軟糯入味,膠質滿滿,配上特調蝦醬,跟在首爾吃到的幾乎一樣,每次想到都流口水(地址後面會揭曉)!還有一間很低調的店,他們的韓式醬蟹(Ganjang-gejang)是用花蓮新鮮的螃蟹醃製,醬香濃鬱不死鹹,蟹肉像果凍一樣滑溜,配飯簡直是犯罪級的美味!這種隱藏版菜色,才是花蓮韓式料理讓我著迷的地方。
當然,經典款也不能馬虎。我特別在意烤肉的肉質和醃醬是否平衡,還有那鍋部隊鍋的湯底夠不夠濃鬱、料夠不夠澎湃。石鍋拌飯的鍋巴要夠香脆,辣炒年糕的醬要辣中帶甜、年糕要Q彈不軟爛… 這些細節,吃多了真的會很挑剔!經過無數次的「實戰演練」(就是吃爆),我整理出了心中花蓮韓式料理的紅黑榜,幫你避開地雷,直達美味。
🔥 花蓮韓式料理必吃10強!在地人嚴選清單 🔥
下面這10家,是我個人覺得最能代表花蓮韓式料理水準的店家。涵蓋了各種型別、價位,從學生族負擔得起的平價小店,到適合慶祝節日的高質感餐廳都有。每家我都親自吃過好幾次(有些吃到老闆都認識我了),嚴格按照:地址、營業時間、價格區間、必點選單、我的真心評價來介紹。表格幫你快速比較重點,詳細心得在下面!
餐廳名稱 | 型別/特色 | 人均價格 | 營業時間 | 必點招牌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韓姥姥小食堂 | 家庭手作/道地 | NT$250-400 | 11:30-14:30, 17:30-21:00 (週一休) | 阿嬤秘製豬腳, 海鮮煎餅 |
釜山男子漢 | 烤肉專門/澎湃肉量 | NT$500-800 | 17:00-00:00 (週二休) | 伊比利豬五花, 起司火山蒸蛋 |
明洞呼搭拉 | 鍋物專賣/湯頭講究 | NT$300-450 | 11:00-14:30, 17:00-21:30 | 海鮮豆腐鍋(大醬湯底), 韓式炸雞 |
濟州雪濃湯 | 湯飯專精/清爽 | NT$280-350 | 11:00-20:30 | 雪濃湯, 牛小排湯 |
春川辣雞排 | 熱炒/下酒菜 | NT$350-500 | 17:00-23:00 | 春川辣炒雞排, 魚板湯 |
全州拌飯殿 | 拌飯/小菜多樣 | NT$220-350 | 11:00-15:00, 17:00-21:00 | 全州石鍋拌飯, 人參雞湯(秋冬) |
首爾路邊攤 | 平價/小吃 | NT$150-250 | 17:30-00:00 (週日休) | 辣炒年糕加起司, 韓式魚板串 |
高麗參雞家 | 養生/宮廷風 | NT$380-550 | 11:30-14:00, 17:30-21:00 (週三休) | 傳統參雞湯, 宮廷拌飯 |
仁寺洞醬蟹王 | 海鮮/特色菜 | NT$650-1000↑ | 17:30-21:30 (預約制) | 醬油生醃蟹, 辣拌蟹 |
江原道雪冰 | 甜點/冰品 | NT$180-280 | 13:00-21:30 | 黃豆粉年糕雪冰, 草莓雪冰(季節) |

📍 韓姥姥小食堂 (花蓮市明智街)
這家真的是我的最愛前三名!隱藏在巷弄裡,店面不大但溫馨。老闆娘是嫁來臺灣的韓國人,手藝傳承自媽媽。招牌是阿嬤秘製豬腳,絕對是你在其他花蓮韓式料理店很難吃到的功夫菜。豬腳燉煮時間超長,筷子一夾就骨肉分離,豬皮Q彈滿滿膠質,重點是那個特調的沾醬(有蝦醬版本和辣味版),鹹香提味完全不膩。她的海鮮煎餅也是真材實料,邊緣煎得焦脆,裡面滿滿花枝和蔬菜,厚度十足,沾上專屬醬油,滿足感爆棚!缺點是位置少,一定要訂位,而且阿嬤堅持品質,賣完就收,太晚去可能吃不到豬腳。價格中等,但絕對值得。
📍 釜山男子漢 (花蓮市國聯一路)
肉食主義者天堂!主打韓式烤肉,肉品選擇多且品質好。最推他們的伊比利豬五花,油花分佈超美,烤到外層金黃微焦,咬下去肉汁噴發,豬肉的香甜完全被帶出來,包生菜加點泡菜大蒜,人間美味!他們家的起司火山蒸蛋也是每桌必點,蒸蛋超嫩,裡面還有玉米、蟹肉棒等配料,上面鋪滿會牽絲的起司,熱騰騰上桌小心燙口。服務生會幫忙烤肉,不用擔心烤壞好食材。價格偏中高,但肉的品質和份量對得起價錢。適合三五好友聚餐,大口吃肉大口喝酒(他們也有韓國燒酒和啤酒)。唯一缺點是烤肉的油煙味比較重,吃完身上味道會有點濃。

📍 明洞呼搭拉 (花蓮市中山路)
天氣冷或想吃點熱辣辣的鍋物時,我常衝這家。他們的海鮮豆腐鍋是我心中花蓮韓式料理鍋物的前段班!重點在於那個湯底,是用韓國大醬(된장)為基底去熬煮,不是用現成辣粉調的,喝起來溫潤濃鬱,帶著發酵豆香,海鮮給得也大方,豆腐嫩口吸飽湯汁,辣度可以調整。他們的韓式炸雞(醬油口味)也很出色,外皮酥脆肉多汁,醬汁鹹甜平衡,不會膩。價格合理,個人鍋份量夠,學生和小資族也能輕鬆吃。記得加點一碗白飯,湯泡飯是精華!
📍 濟州雪濃湯 (花蓮市中華路)
想吃點清爽不辣、暖胃的韓式湯飯?選這家就對了!招牌雪濃湯是用牛骨長時間熬煮,湯頭呈現乳白色,濃鬱卻意外地清爽不油膩,充滿膠質,喝起來非常舒服。裡面有燉得軟嫩的牛腱肉片和QQ的麵線,附上一碗白飯,可以泡著吃。他們的牛小排湯也很受歡迎,湯頭更鮮甜一些,牛小排給得很大塊。特別喜歡他們家的小菜,尤其是醃蘿蔔,爽脆解膩。適合早餐、午餐,或者不想吃太重口味的時候。價格中等,是一人食的好選擇。 在眾多辣味為主的花蓮韓式料理中,提供了一個不一樣的選擇。

📍 春川辣雞排 (花蓮市福建街)
這家店氛圍很「韓式大排檔」,適合朋友聚餐喝點小酒。主打菜就是春川辣炒雞排!一大盤上來,有醃漬入味的雞肉、高麗菜、年糕、紅蘿蔔、地瓜等配料,在鐵盤上滋滋作響,服務生會過來現場拌炒。醬汁甜辣夠味,包裹著每一樣食材,雞肉嫩,年糕Q,蔬菜甜,最後一定要加點起司鋪在上面融化,邪惡的牽絲超級下飯!吃完鍋裡的料,還可以加點炒飯(用剩下的醬料炒),是另一個高潮。他們的魚板湯免費續加,冬天喝很暖。價格合理,份量足,吃得很過癮。缺點是吃完身上味道會很重,而且店內音樂通常很大聲,講話要比較用力。
📍 全州拌飯殿 (花蓮市博愛街)
想吃一碗道地的石鍋拌飯?來這家專門店就對了!全州石鍋拌飯是招牌,配料超豐富:豆芽、菠菜、紅蘿蔔絲、泡菜、生牛肉絲(可選熟)、生蛋黃(或全熟蛋),還有重要的韓式辣醬。石鍋燒得夠熱,上桌時滋滋作響,快速把飯和配料、辣醬拌勻,鍋巴又香又脆!辣醬不會死鹹,拌起來很順口。他們的小菜種類也多,而且可以續。秋冬季節限定的人參雞湯也是亮點,雞肚裡塞滿糯米和紅棗、栗子等,湯頭清澈帶人參香,雞肉燉到軟嫩,滋補暖身。價格平實,是吃簡餐的好去處。 我覺得是花蓮韓式料理中,拌飯做得最認真的一家。

📍 首爾路邊攤 (花蓮市重慶路夜市內)
想吃點韓式小吃解饞又不想花大錢?逛夜市時留意這攤!老闆是年輕韓國人,賣的是經典的韓國街頭小吃。辣炒年糕加起司是招牌,年糕軟Q有嚼勁,甜辣醬汁濃稠,加上融化起司,濃鬱加倍,很過癮。他們的韓式魚板串(오뎅)也很好吃,湯頭鮮甜,魚板口感紮實,在冷天來一串很舒服。價格非常親民,是學生和小資族體驗花蓮韓式料理小吃的首選。雖然是路邊攤,但味道很道地,老闆也很親切。缺點就是沒座位,只能站著吃或帶走,環境也比較簡陋些。
📍 高麗參雞家 (花蓮市林森路)
這家走的是比較精緻、養生的路線,裝潢帶點宮廷風。招牌當然是傳統參雞湯!選用童子雞,肚裡塞滿糯米、紅棗、栗子、人參等藥材,長時間燉煮。湯頭清澈金黃,帶著濃鬱的人參香氣和紅棗甜味,喝起來溫和不燥熱。雞肉燉到極致的軟嫩,筷子一撥就開,裡面的糯米吸飽了精華湯汁,非常好吃。還附上一小杯人參酒,可以加入湯中增添風味。他們的宮廷拌飯用料也很高階精緻。價格偏高,但食材和湯頭的品質確實對得起價錢,適合帶長輩、或是想滋補一下的時候來。在花蓮韓式料理中算是獨樹一格的存在。
📍 仁寺洞醬蟹王 (花蓮市海岸路 – 近七星潭)
這家是花蓮韓式料理中的高階玩家!主打頂級韓式醬蟹,老闆對螃蟹的挑選和醃醬的調配非常講究。醬油生醃蟹(간장게장)是必點,選用花蓮當季肥美的蟹(通常是花蟹或沙公),用獨門醬油醬汁生醃數日。蟹肉呈現晶瑩的半透明狀,口感像果凍一樣滑溜細膩,帶著濃鬱的醬油鹹香和甘甜,鹹度剛好,超級下飯!蟹膏更是精華,鮮香濃鬱。還有辣拌蟹(양념게장)可以選,辣醬調得很棒。價位非常高(畢竟螃蟹成本高),而且是預約制,位置不多。但對於敢吃生醃海鮮的老饕來說,這絕對是難得一嘗的頂級體驗!記得點碗熱呼呼的白飯,把蟹膏挖出來拌飯,再加點海苔,人間極品。

📍 江原道雪冰 (花蓮市中華路)
吃完辣呼呼的韓式料理,怎能少了甜點收尾?這家專賣韓國流行的雪冰(Bingsu)。他們家的冰磚是用牛奶做的,刨出來的冰非常細緻綿密,有濃濃的奶香。招牌是黃豆粉年糕雪冰,細緻的牛奶冰上鋪滿香濃的黃豆粉,加上軟Q的麻糬和杏仁片,口感層次豐富,甜度剛好不膩。季節限定的草莓雪冰也很受歡迎,草莓給得大方,配上煉乳和起司蛋糕塊,酸甜可口。份量不小,適合2-3人分享。價格中等,但品質不錯,是夏天消暑或飯後甜點的好選擇。在鹹食當道的花蓮韓式料理戰區,提供了完美的甜蜜句點。
📌 我的花蓮韓式料理真心話 & 點餐秘笈
吃了這麼多家花蓮韓式料理,發現很多店的小細節才是決勝點!像是:
- 小菜 (Banchan):免費續加的小菜是靈魂!泡菜的新鮮度和發酵酸香、醃蘿蔔的爽脆度、馬鈴薯沙拉是否綿密… 常常一吃小菜就知道這家店用不用心。像「韓姥姥」和「全州拌飯殿」的小菜就深得我心。
- 辣度選擇:臺灣人普遍吃辣程度跟韓國有落差。很多店都能調整辣度(小辣、中辣、大辣、韓國辣)。真心建議,除非你真的很能吃辣,否則從「小辣」開始點比較安全! 韓國的辣是後勁強的那種,別一開始就挑戰「韓國辣」,可能會後悔(別問我怎麼知道的…)。
- 鍋巴控注意:點石鍋拌飯(Dolsot Bibimbap)時,上桌後別急著拍照,趕快快速把飯菜醬料拌勻!這樣才能做出最多香脆的鍋巴(Nurungji),這可是精華所在。拌太慢鍋子冷掉就沒鍋巴了。
- 烤肉搭配學:吃韓式烤肉時,除了生菜,試試看用烤過的泡菜、蒜片、甚至是生洋蔥圈包肉,風味更豐富層次。沾點麻油鹽也很提味。
- 隱藏吃法:部隊鍋吃到後面湯變濃稠時,加點白飯或泡麵下去煮,吸收湯汁精華,超滿足!辣炒雞排最後的炒飯環節也絕對不能錯過。
👀 花蓮韓式料理常見問題Q&A
Q1:想帶家人(有小孩或長輩)吃花蓮韓式料理,哪家比較適合?
A:我會推薦「全州拌飯殿」或「濟州雪濃湯」。拌飯殿的拌飯口味選擇多(有不辣的),人參雞湯溫和滋補,小菜豐富好吃,環境也舒適。濟州雪濃湯的湯品(雪濃湯、牛小排湯)都不辣且清爽鮮美,很適合長輩和小孩。「江原道雪冰」作為飯後甜點也很受歡迎。避開太辣或油煙重的烤肉店。
Q2:哪裡可以買到道地的韓國泡菜或食材自己在家做?
A:有些餐廳有在賣自家手作的泡菜,像「韓姥姥小食堂」的阿嬤泡菜就非常道地好吃(可以詢問購買)。另外,花蓮市區的「韓國食品雜貨店」(在花蓮市中山路三段)是韓國老闆開的,裡面有各種韓國進口的泡菜、辣醬、麵條、零食、飲料,品項很齊全,是補充韓式食材的好地方!
Q3:我不吃牛肉,花蓮韓式料理有哪些好選擇?
A:不少店家都有豬肉、雞肉或海鮮的選項!「春川辣雞排」主推雞排;「釜山男子漢」有優質的伊比利豬五花、松阪豬;「明洞呼搭拉」的海鮮豆腐鍋(可選豬肉或純海鮮)、豬肉泡菜鍋;「韓姥姥」的豬腳、海鮮煎餅;「首爾路邊攤」的辣炒年糕、魚板;「仁寺洞醬蟹王」的醬蟹。「全州拌飯殿」的拌飯也可以選擇豬肉或海鮮。點餐時只要特別告知不吃牛,大部分店家都能提供替代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