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竹涼麵:10家真實食記評比,快速找到你的命定涼麵!
美食探索作為一名真正熱愛探索街頭美味的資深吃貨(而且特別鍾情涼麵!),我花了超多時間在新竹的大街小巷穿梭,就為了找出那些令人魂牽夢縈的「新竹涼麵」。這份心得絕不是冷冰冰的資料堆砌,而是我實打實一碗碗吃出來的真實體驗,有驚喜也有小失望,希望能幫你找到心頭好。
老實說,新竹的涼麵真的自成一格,跟臺北、臺中那種風格差很多。它沒那麼華麗,反而有種樸實的魅力,重點全在那碗靈魂麻醬和口感絕佳的麵條上。夏天一到,沒胃口?來碗「新竹涼麵」就對了,清爽開胃又飽足。冬天?嗯…有些人冬天照樣吃,我是覺得夏天吃更對味啦!
尋找新竹涼麵的靈魂:麻醬、麵條、配料缺一不可
一碗好吃的「新竹涼麵」,關鍵在哪?我覺得有三個靈魂角色:
- 麻醬: 這可是決勝點!新竹的麻醬通常走濃郁醇厚路線,芝麻香氣要足,但絕對不能死鹹或膩口。有些店家會加入花生醬增添風味層次(這是我覺得新竹涼麵的特色之一),比例拿捏就是功夫了。太稀像湯?不行!太稠拌不開?更不行!要那種能完美包裹每一根麵條的濃稠度。甜鹹比例也超重要,我個人偏好微甜帶鹹,更能帶出芝麻香。
- 麵條: 黃澄澄的油麵是主流,講究的店家會特別定製。口感要 Q彈有勁道,煮得恰到好處,過熟軟爛就毀了。冷藏過後依然能保持彈性,拌醬時不容易斷裂,這才是上品。「新竹涼麵」的麵條基底真的普遍水準不錯。
- 配料: 基本盤少不了 小黃瓜絲,清脆爽口解膩是必須的。紅蘿蔔絲 增添色彩和一絲甜味也很常見。靈魂配角 蒜泥(或蒜水)絕對不能少,敢吃的人一定要多加,那股辛香是提味的魔法!有些店家會加 蛋絲(我喜歡有蛋絲的!),更豪華的會放 雞絲 、火腿絲甚至 辣蘿蔔乾。辣油 則是畫龍點睛,香而不燥的辣油是加分項。
我私心認為,檢驗一碗「新竹涼麵」是否優秀,就看它只用最基本的麻醬、小黃瓜絲、胡蘿蔔絲,能不能就讓你吃得滿足。如果得靠一堆額外配料撐場,那基本功可能就弱了點。
新竹涼麵戰場巡禮:10家真實食記大公開!
跑遍新竹市區(甚至郊區!),吃了不下20家,精挑細選10家有特色、值得一試的「新竹涼麵」店家跟大家分享。口味真的很主觀! 我覺得麻醬香的,你可能覺得太濃;我覺得麵條Q的,你可能偏好更軟。我的評價是基於我個人喜好(偏好濃郁麻醬、Q彈麵條、敢吃蒜),也會盡量點出可能不合某些人口味的地方,並提供 平均消費 給大家參考(價格可能浮動,以店內為準哦)。我會分成幾個感受等級:驚豔必訪、穩定好吃、特色嚐鮮。
🍜 段純貞牛肉麵 (新竹店) - 意外的涼麵高手!
介紹: 沒錯!就是那家有名的牛肉麵店!但他們家的涼麵,我覺得是被牛肉麵光環掩蓋的隱藏版高手,非常值得一試。第一次吃的時候有被驚喜到。
地址: 新竹市北區武陵路96號
營業時間: 11:00–21:00 (週一至週日)
價格區間: 涼麵 NT$60 - NT$80 (份量算中等)
必點選單:
- 招牌涼麵: 麻醬超級濃鬱!香氣非常足,帶有明顯的花生醬風味(喜歡這味的會愛死),質地濃稠能完美巴附麵條。麵條用的是特製的細圓麵,超級Q彈有嚼勁,是我吃過數一數二喜歡的麵體!小黃瓜新鮮清脆,蒜泥給得大方。整體口味偏重(麻醬濃、蒜味也重),愛清爽路線的可能會覺得負擔。
個人心得: 如果你喜歡超濃鬱麻醬和超Q麵條,這家絕對要放進名單!是我心中的「驚豔必訪」等級。缺點?對胃口小的人來說份量稍貴,環境就是一般牛肉麵店。
🍜 黃媽媽涼麵 - 在地人的傳統老味道
介紹: 隱身在東門市場內的老字號,很多新竹人從小吃到大的回憶。簡單的小攤位,賣的就是最傳統的新竹涼麵風味。環境比較擁擠傳統,但味道實在。
地址: 新竹市東區東門市場1024號攤位 (裡面有點繞,要稍微找一下)
營業時間: 大約 06:00–13:30 (賣完就收,建議早上去,週一公休機率高)
價格區間: 涼麵 NT$45 - NT$55 (小/大)
必點選單:
- 傳統涼麵 (大): 麻醬走古早味路線,鹹香為主,帶點微微甜,質地適中不會太水或太稠。油麵口感紮實有彈性。配料就是經典的小黃瓜絲、紅蘿蔔絲,加上一瓢靈魂蒜泥。辣油是自己炒的,香辣夠勁,敢吃辣的一定要加!
個人心得: 這家是「穩定好吃」的代表。味道樸實不花俏,就是記憶中涼麵該有的樣子。價格親民,份量足(大碗男生吃很飽)。缺點是環境較老舊悶熱,只開上午到中午,晚來吃不到。想吃道地傳統味,選這家沒錯。


🍜 阿惠冰店 - 夏天就是要涼麵配挫冰!
介紹: 這家超級有名!夏天永遠大排長龍。主力當然是剉冰,但他們的涼麵水準也非常高,是許多人來這裡的「標配」:一碗涼麵配一碗冰,消暑解熱聖品!店內永遠鬧哄哄,要有心理準備。
地址: 新竹市北區西大路476號
營業時間: 10:00–22:30 (週一到週日)
價格區間: 涼麵 NT$60 (均一價)
必點選單:
- 招牌涼麵: 麻醬顏色較深,香氣濃鬱,鹹甜比例抓得很好,大眾接受度高。麵條Q度不錯。特別的是配料給得很大方,除了基本的小黃瓜、紅蘿蔔,通常還有 蛋絲 和 火腿絲,視覺和口感都更豐富。蒜泥給得也足。整體口味均衡,清爽與濃鬱兼具。
個人心得: 綜合實力很強的「穩定好吃」代表。涼麵好吃,剉冰選擇多又讚(綜合冰料超多!),一次滿足兩個願望。缺點就是人爆炸多,要有排隊耐心,環境比較吵雜擁擠。
🍜 814 麗香冰店 - 老城區的清涼選擇
介紹: 同樣是冰店兼賣涼麵的老字號,位於城隍廟附近。名氣可能沒有阿惠那麼響,但也是在地人會光顧的好店。環境相對沒那麼壅擠(但假日還是人多)。
地址: 新竹市北區北門街31號
營業時間: 08:30–21:30 (週二公休)
價格區間: 涼麵 NT$60
必點選單:
- 傳統涼麵: 麻醬風味溫和醇厚,不死鹹,帶點舒服的甜味。麵條軟硬適中。同樣有加入蛋絲和火腿絲增添口感。蒜味不會過於刺激,屬於老少咸宜的溫和派。
個人心得: 這家的涼麵走比較溫潤的路線,麻醬順口,口味相對沒那麼重鹹重蒜,適合口味清淡一點的朋友,或是帶長輩小孩來吃。也是「穩定好吃」的選擇。冰品也不錯。


🍜 原夜市魷魚羹 - 晚餐宵夜場的涼麵選擇
介紹: 城隍廟周邊的知名老店,招牌是魷魚羹,但他們的涼麵在晚餐、宵夜時段也很受歡迎!想吃點涼的搭配熱羹湯,是個不錯的組合。營業時間長是優勢。
地址: 新竹市北區中山路75號 (城隍廟斜對面)
營業時間: 15:00–00:00 (週二公休)
價格區間: 涼麵 NT$60
必點選單:
- 涼麵: 麻醬風格類似傳統古早味,鹹香明顯,質地比較偏「水感」一點點。麵條中規中矩。特別的是會加入 辣蘿蔔乾(菜脯),增添鹹香和脆脆的口感,蠻有特色的。蒜泥也給得夠。
個人心得: 口味上我覺得麻醬香氣稍弱一點點,特色在於那辣菜脯。屬於「特色嚐鮮」等級。最大優點是營業時間很晚,晚上突然想吃涼麵的好去處。搭配一碗魷魚羹或肉羹,冷熱交替也不錯。
🍜 阿忠冰店 (東門店) - 連鎖品牌也有水準
介紹: 新竹知名的連鎖冰店品牌,分店多。雖然是連鎖,但涼麵的品質相當穩定,是不知道吃哪家時的安全牌。環境通常較寬敞乾淨。
地址: 新竹市東區東門街76號 (總店位置,其他分店請查詢)
營業時間: 通常 09:00–22:00 (依各分店略有不同)
價格區間: 涼麵 NT$60 - NT$70
必點選單:
- 招牌涼麵: 麻醬調味大眾化,鹹甜適中,質地滑順好拌。麵條品質穩定,Q彈度不錯。配料有蛋絲、小黃瓜、紅蘿蔔。整體口味均衡,不出錯。
個人心得: 「穩定好吃」的代表。連鎖店的好處是品質穩定、環境舒適、分店多方便。味道就是標準的好吃,可能少了點驚豔,但絕對不會踩雷。適合想方便用餐時選擇。新竹涼麵 想吃安心牌,選阿忠。


🍜 源味燉品屋 - 涼麵配藥膳排骨的奇妙組合
介紹: 這家超級妙!主要是賣燉品、滷肉飯、麵線的熱食店,但他們的涼麵評價意外地高!很多人推薦涼麵配藥膳排骨湯,冷熱組合很特別。店內空間不大,飯點人多。
地址: 新竹市北區中正路289號
營業時間: 11:30–14:30, 16:30–20:30 (週日公休)
價格區間: 涼麵 NT$50(份量中等偏小)
必點選單:
- 涼麵: 麻醬非常濃稠!芝麻香氣濃鬱,偏向 純芝麻醬 的感覺,花生味不明顯。口感非常醇厚,喜歡濃稠掛的會愛。麵條是細圓麵,頗有咬勁。配料簡單(小黃瓜、紅蘿蔔),蒜泥給得豪邁。口味偏重(濃、鹹、蒜)。
個人心得: 這家涼麵對我來說是「特色嚐鮮」等級。麻醬風格非常獨特,超級濃厚黏稠,愛這味的會覺得超爽(像我朋友就很愛),但怕膩或喜歡清爽點的可能會受不了。單吃略鹹,配他們的燉湯(如藥膳排骨)確實很解膩。份量對男生可能稍少。敢嘗試濃鬱派「新竹涼麵」的可以來挑戰。
🍜 竹蓮市場無名涼麵 - 在地人的隱藏版早餐
介紹: 藏在竹蓮市場內的小攤(通常早上在市場外圍通道),沒有店名,在地人才知道的隱藏版。主打就是涼麵和味噌湯組合,超級傳統的早餐吃法。要早起才吃得到!
地址: 新竹市東區竹蓮街15號 (竹蓮市場,尋找賣涼麵的攤車)
營業時間: 大約 06:00–售完 (通常中午前,週一市場休)
價格區間: 涼麵 NT$40 - NT$50 (小/大)
必點選單:
- 傳統涼麵 (大) + 味噌湯: 麻醬是標準的古早味,鹹香為主帶點微甜,質地不稀不稠剛剛好。油麵口感實在。配料就是簡單的小黃瓜絲、紅蘿蔔絲,蒜泥自己加(旁邊有整罐生蒜泥水!)。味噌湯便宜大碗,裡面有豆腐和小魚乾,是經典搭配。
個人心得: 「穩定好吃」且 CP值超高!份量實在,價格便宜,味道樸實忠厚,就是市場裡讓人安心的好味道。缺點是環境就是市場攤位,夏天熱,且只開早上。想吃道地新竹人早餐「新竹涼麵」配味噌湯,這裡是好選擇。


🍜 老港陳涼麵 - 獨特港式風味?
介紹: 店名很有趣,標榜「港式」,但其實賣的是臺味十足的涼麵、肉羹、滷肉飯等。涼麵是招牌之一,風格有自家特色。店內明亮乾淨。
地址: 新竹市東區錦華街18巷12號 (近巨城)
營業時間: 11:00–14:00, 17:00–20:00 (週日公休)
價格區間: 涼麵 NT$65
必點選單:
- 招牌涼麵: 麻醬顏色偏淺黃,質地比較 「稀水」 一些,但香氣很特別,感覺有加入不同的香料或配方,帶點微微的沙茶或特殊香氣?味道偏鹹香,甜味很低。麵條中規中矩。配料有蛋絲、小黃瓜、紅蘿蔔,蒜泥另外給。
個人心得: 這家對我來說屬於「特色嚐鮮」。麻醬風味確實與眾不同,喜歡嚐鮮可以試試看。但我個人覺得麻醬偏鹹,香味也不是我偏好的那種傳統芝麻花生香(感覺有加其他東西),麵條表現普通。口味見仁見智,算是比較有個性的「新竹涼麵」選擇。
🍜 鷹王肉圓 - 吃肉圓配涼麵的組合
介紹: 新竹知名的肉圓老店(以紅糟肉圓聞名),他們的涼麵其實也有一票支持者!尤其在夏天,點一份肉圓配一碗涼麵,冷熱鹹甜交錯,意外搭調。店面不算大。
地址: 新竹市香山區延平路二段350號 (香山區,稍微遠一點)
營業時間: 09:00–18:30 (賣完提早收,週一公休)
價格區間: 涼麵 NT$55(份量適中)
必點選單:
- 涼麵: 麻醬濃鬱度中等,香氣樸實,鹹甜比例適中,帶點花生味。麵條口感不錯,有彈性。配料給得大方,小黃瓜、紅蘿蔔絲、還有蠻多的 雞絲! 整體吃起來清爽中帶點滿足感。
個人心得: 「穩定好吃」且 有特色(因為有雞絲!)。雖然地點在香山區離市區稍遠,但如果專程去吃鷹王肉圓,非常推薦點一碗涼麵搭配!單獨為了涼麵跑香山可能動力稍弱,但搭配肉圓就很完美。雞絲加分!


新竹涼麵終極懶人包:快速找到你的命定款!
吃了這麼多,幫大家整理一下重點,方便快速鎖定目標:
[❤️ 超濃鬱麻醬控必吃]
- 段純貞涼麵: 濃到化不開!芝麻+花生香爆炸,麵條超Q彈!重口味首選。(價格稍高)
- 源味燉品屋涼麵: 稠到拌不動!純芝麻濃厚感,配藥膳湯解膩。超濃稠派挑戰。
[👍 經典傳統好味道]
- 黃媽媽涼麵: 市場老攤,古早味代表,CP值爆表!早午餐限定。
- 竹蓮市場無名涼麵: 在地人早餐,配味噌湯絕配!便宜大碗,早起才吃得到。
- 鷹王肉圓涼麵: 香山名店,涼麵加雞絲!搭配紅糟肉圓超滿足。
[😋 綜合實力強 & 方便之選]
- 阿惠冰店涼麵: 涼麵+剉冰一次滿足!配料豐富,口味均衡。永遠要排隊。
- 814麗香冰店涼麵: 溫潤順口派,麻醬溫和。環境相對好些。穩定安全牌。
- 阿忠冰店涼麵: 連鎖品質穩,分店多好找。口味大眾接受度高。
[🆕 特色風味嘗鮮]
- 原夜市魷魚羹涼麵: 加辣菜脯增添脆鹹香!晚餐宵夜場好選擇。
- 老港陳涼麵: 麻醬偏稀水,有獨特香料味(像沙茶?)。口味偏鹹,看個人喜好。

新竹涼麵小學堂:你可能想知道的Q&A
最後,整理幾個常被問到的問題,簡單回答:
Q1: 新竹涼麵跟其他縣市的涼麵最大不同是什麼?
A: 我覺得主要在 麻醬的風格!新竹的普遍更 濃鬱醇厚,很多家會加入 花生醬 增添風味層次(這點很常見),芝麻香氣也追求更濃。麵條普遍追求 Q彈有勁,冷藏後也不太軟爛。整體口味通常 偏重一點(鹹香或甜鹹),蒜味也給得大方。
Q2: 哪一家新竹涼麵最便宜/CP值最高?
A: 追求超高CP值,市場裡的攤位 通常是首選,像 黃媽媽涼麵、竹蓮市場無名涼麵,大碗通常NT$50左右,份量實在味道傳統。鷹王肉圓涼麵 加雞絲也才NT$55,份量味道都不錯。
Q3: 第一次吃新竹涼麵,推薦從哪家開始嘗試?
A: 想體驗經典傳統味又怕環境,選 阿忠冰店 或 814麗香冰店,品質穩定環境OK。想感受濃鬱特色,直接挑戰 段純貞 或 源味(但先確定自己愛濃稠款)。想體驗在地早餐文化,早起衝 黃媽媽 或 竹蓮市場無名攤 配味噌湯!想吃綜合體驗(涼麵+冰/熱食),選 阿惠 或 原夜市魷魚羹 或 鷹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