慕尼黑美食吃什麼?嚴選餐廳推薦+菜單解析、小吃甜點地圖
美食探索 慕尼黑美食小吃, 慕尼黑美食推薦, 慕尼黑美食甜點, 慕尼黑美食菜單, 慕尼黑餐廳各位老饕朋友們好啊!我是詩琦,在瑞士山裡頭住了快要十年了,歐洲的胃也算是被養刁了(笑)。瑞士跟德國算鄰居啦,常常一腳油門就開到慕尼黑覓食。每次去都發現,這座城市的美食深度,真的不是啤酒節大帳篷配烤雞那麼簡單!今天就來跟大家掏心窩分享,那些讓我念念不忘、甚至踩過雷也要告訴你的慕尼黑美食推薦。慕尼黑美食推薦,絕對不只是鹹豬手和啤酒喔!
目錄
慕尼黑美食推薦:不只豬腳與啤酒的驚喜
講到慕尼黑美食推薦,一般人腦海立刻浮現大杯啤酒配烤豬手 (Schweinshaxe) 的畫面吧?確實經典,但老實說,吃多了真的會膩(尤其那個皮,有時硬到懷疑人生)。我自己更愛鑽進巷子裡找那些沒被觀光客淹沒的小店。像是藏在 Viktualienmarkt(穀物市場)角落的 Wurst Standl,他們的慕尼黑白香腸 (Weißwurst) 才是一絕!慕尼黑餐廳做早餐的靈魂,絕對是它。記得一定要在中午前吃,配甜芥末醬 (süßer Senf),用刀叉把腸衣剝開,那滑嫩的口感啊… 嗯!(吞口水)
說到市場,Viktualienmarkt 簡直是慕尼黑美食小吃的寶庫!每次週末去都像在尋寶。新鮮出爐的扭結麵包 (Brezel) 香氣逼人,來一個當零食邊走邊啃最爽快;各種德國起司攤位試吃一圈就半飽了;還有賣醃漬酸菜的,酸香爽脆,配油膩的肉類超解膩。這裏也有不少熟食攤,我覺得比啤酒花園裡賣的更道地、選擇更多,重點是價格親民多了!慕尼黑美食小吃的精髓,這裡一次打包。記得有次冬天去,買了杯熱騰騰的 Glühwein(香料熱紅酒)捧在手心,逛市場幸福感直接破表。
另外,慕尼黑美食推薦名單絕不能少了炸肉排 (Schnitzel)。我知道,奧地利會抗議啦!但慕尼黑做的真心不輸。讓我驚豔的反而是隱身在住宅區、當地人才知道的 Gasthaus(傳統小酒館)。他們的炸小牛肉排 (Kalbs-Schnitzel),裹粉薄透,炸得金黃酥脆,重點是肉質軟嫩不乾柴,擠點檸檬汁上去,完美!比起名店,我更愛這種家庭式經營的溫馨小店。
慕尼黑美食菜單:看懂點餐不求人
在慕尼黑餐廳點餐,看著一串串德文菜名,是不是有點慌?別怕!掌握幾個關鍵字,你就能像老司機一樣點餐。一份典型的慕尼黑美食菜單,通常會有這些分類:
- Vorspeisen / Starters (開胃菜): 常見的有 Leberkäse (肝酪香腸)、Obatzda (香濃卡芒貝爾起司醬)、或是一盤綜合冷肉與起司 (Brotzeitplatte)。Obatzda 是我大推的開胃首選,綿密的起司拌入奶油、洋蔥末、甜椒粉,抹在扭結麵包上,鹹香濃郁,配啤酒絕了!(個人最愛,每次必點)
- Suppen / Soups (湯品): 冬天來碗熱騰騰的 Leberknödelsuppe (牛肝丸子湯) 最療癒。丸子紮實帶肝香,湯頭清澈鮮美。
- Hauptgerichte / Main Courses (主菜):
- Schweinshaxe: 烤豬手,經典中的經典。點這個要有心理準備,份量通常超大 (我吃過一次,兩個人分才勉強吃完)。皮要脆才好吃,肉要燉到軟爛不柴。搭配旁邊的酸菜 (Sauerkraut) 和馬鈴薯泥 (Kartoffelpüree) 剛好解膩。慕尼黑美食菜單上的扛霸子非它莫屬。
- Schweinsbraten: 烤豬肩肉/豬腩,比豬腳更柔軟多汁,通常搭配深色啤酒醬汁 (Dunkle Biersauce) 和馬鈴薯丸子 (Knödel)。
- Schnitzel: 炸肉排。看清楚是 Schwein (豬肉) 還是 Kalb (小牛肉)。小牛肉通常貴一點,但風味更細緻 (個人偏好小牛肉)。

-
- Ente / Gans: 鴨或鵝肉,尤其秋冬時節很常見 (像聖誕節前後),常搭配紫甘藍菜 (Rotkohl) 和 Knödel。
- Forelle / Fisch: 鱒魚或其他魚類,通常是煎烤,搭配馬鈴薯和蔬菜。
- 素食選項: 別擔心,現在很多慕尼黑餐廳也提供不錯的素食,例如 Käsespätzle (德國起司麵疙瘩),濃郁的起司裹著軟Q的麵疙瘩,上面撒烤洋蔥碎,罪惡又滿足!或是 Gemüsepfanne (蔬菜雜燴),有時也會有素肉排。
- Beilagen / Sides (配菜): 點主餐通常包含1-2種配菜,上面提到的 Sauerkraut (酸甜絲狀)、Rotkohl (甜味紫甘藍絲)、Kartoffelpüree (薯泥)、Knödel (紮實的馬鈴薯或麵包丸子)、Salat (簡單沙拉) 最常見。
- Nachspeisen / Desserts (甜點): 等等慕尼黑美食甜點會詳細介紹!
- Getränke / Drinks (飲料): 當然是啤酒當道!點法也簡單:Helles (淡色拉格)、Dunkles (深色拉格)、Weißbier (小麥啤酒)、Radler (啤酒加檸檬汽水)。當然也有果汁、汽水、礦泉水 (有無氣泡 Wasser mit/ohne Kohlensäure 要說清楚)。

慕尼黑美食推薦餐廳類型與必點 (一目了然!)
餐廳類型 (德文/中文) | 氛圍特色 | 經典必點菜色 | 阿明仔個人心得 |
Gasthof / Gasthaus (傳統小酒館) | 溫馨樸實、家庭式經營、木質裝潢居多 | Schweinsbraten (烤豬肩肉)、Käsespätzle (起司麵疙瘩)、Tagesangebot (每日特餐) | ★★★★☆ 最愛!價格實在,味道道地,服務親切。推薦避開觀光區找在地人多的。 |
Bräuhaus / Wirtshaus (大型啤酒館) | 熱鬧喧騰、長木桌椅、樂隊演奏 (有時)、觀光客較多 | Schweinshaxe (烤豬手)、Hendl (烤雞)、Pretzel (扭結麵包)、大杯 Maß (一公升啤酒) | ★★★☆☆ 體驗氣氛一流 (尤其啤酒節期間),但食物品質偶爾不穩定,價格稍高。豬手皮有時太硬! |
Biergarten (啤酒花園) | 戶外露天座位 (通常在栗子樹下)、輕鬆自在、可自帶食物(部分區域) | Brezn (扭結麵包)、Obatzda (起司醬)、Radi (醃白蘿蔔片)、Hendl (烤雞)、Steckerlfisch (烤魚) | ★★★★★ 春夏秋最棒!陽光下喝啤酒超Chill。食物簡單但氛圍無敵。記得看好天氣預報! |
Imbiss / Würstlstand (小吃攤/香腸攤) | 街頭快速、立食或簡單座位 | Weißwurst (白香腸)、Currywurst (咖哩香腸)、Leberkäsesemmel (肝酪三明治) | ★★★★☆ 便宜快速又美味!慕尼黑美食小吃代表。早上或下午嘴饞最佳選擇。 |
Café / Konditorei (咖啡館/糕餅店) | 優雅舒適、甜點櫃琳瑯滿目 | Apfelstrudel (蘋果捲)、Schwarzwälder Kirschtorte (黑森林蛋糕)、精緻巧克力 | ★★★★★ 慕尼黑美食甜點殿堂!下午茶好去處,蛋糕視覺味覺雙重享受。 |
慕尼黑美食甜點:罪惡卻無法抗拒的誘惑
講到慕尼黑美食甜點,嗜甜如命的我眼睛都會發亮!德國人做甜點紮實不馬虎,雖然有時甜度直逼亞洲人極限 (配黑咖啡是必須的),但那份濃郁的幸福感很難取代。慕尼黑美食推薦的甜點王者,首推 Apfelstrudel (蘋果捲)。酥薄的千層派皮,包裹著滿滿肉桂香氣的燉煮蘋果塊,溫熱上桌,再扣上一球香草冰淇淋 (Schlagsahne – 鮮奶油 也行),冷熱交融,酥軟交錯,簡直天堂!(我在 Café Frischhut 吃過最難忘的,他們專賣炸甜甜圈,但蘋果捲也是一級棒)
另一個經典是 Kaiserschmarrn (皇帝煎餅)。這玩意兒很有趣,像被撕碎的蓬鬆煎餅,通常撒上厚厚的糖粉,旁邊配著酸甜的蘋果泥或李子醬。分量很大,很適合分享 (或是獨享,如果你胃口夠好),口感介於蛋糕和煎餅之間,蛋香濃郁。慕尼黑美食甜點的飽足感擔當非它莫屬。
當然,德國蛋糕界赫赫有名的 Schwarzwälder Kirschtorte (黑森林蛋糕) 也不能錯過。在慕尼黑的高級咖啡館或傳統糕餅店 (Konditorei) 都能找到水準之作。濕潤的巧克力蛋糕體、酸甜的櫻桃、濃郁的鮮奶油和櫻桃酒 (Kirschwasser) 的香氣,層次分明。不過,老實說,要找一家鮮奶油打發得輕盈不膩、櫻桃酒香足夠但不嗆鼻、蛋糕體不過於乾燥的,需要點運氣… (踩過幾次雷,鮮奶油像發泡膠的真的不行)
慕尼黑美食甜點的另一個日常享受,其實藏在麵包店 (Bäckerei)。下午時分,買個剛出爐的 Franzbrötchen (肉桂牛角捲,帶點北德血統但在慕尼黑也流行),外酥內軟,肉桂糖的香氣撲鼻,配咖啡超級滿足,價格又親民。或是 Donauwelle (多瑙河之波) 蛋糕切片,巧克力、香草奶油、酸櫻桃的波浪紋路,視覺味覺都讚。
慕尼黑美食小吃:街頭巷尾的平民美味
真正深入在地生活的滋味,往往藏在街頭的慕尼黑美食小吃裡。它們快速、便宜、充滿能量,是探索城市時補充體力的最佳夥伴。除了前面提過的穀物市場 (Viktualienmarkt) 是寶庫,幾個經典款必須認識:
- Leberkäsesemmel: 這是我心中的慕尼黑美食小吃冠軍!Leberkäse (肝酪香腸) 其實跟肝沒啥關係 (據說古早可能有加),是用豬肉或牛肉絞肉混合培根等調味,烤成像大塊肉糕的模樣。店家會切下厚厚熱騰騰的一片,夾進圓形小麵包 (Semmel) 裡。簡單、粗暴、熱量爆表,但鹹香多汁的肉餅配上有嚼勁的麵包,一口咬下就是暢快!早上或下午來一個,配杯啤酒 (對,德國人真的這樣吃),立刻滿血復活。(火車站的 Imbiss 常買,趕車最佳良伴)

- Weißwurst (白香腸): 前面提過,早餐聖品。慕尼黑餐廳早餐時段必出現,小吃攤也可能有賣真空包讓你帶走 (但現煮現剝最好吃)。
- Currywurst (咖哩香腸): 雖然源自柏林,但在慕尼黑街頭也很常見。水煮或煎過的香腸切塊,淋上番茄醬基底混合咖哩粉的特調醬汁 (各家秘方不同),再撒上一層咖哩粉。通常搭配薯條 (Pommes) 或小圓麵包。微辣帶甜,醬汁是靈魂。慕尼黑美食小吃的濃郁選擇。
- Steckerlfisch (烤魚串): 啤酒花園或聖誕市集裡常見。整條魚 (通常是鯖魚或鱒魚) 串在木棍上炭火慢烤,撒上鹽和香草。魚皮焦香,魚肉鮮嫩多汁,簡單的調味帶出魚的鮮美。配上麵包和啤酒,就是一份完美的露天餐點。慕尼黑美食推薦給喜歡原味海鮮的朋友!
- Pretzel (Brezel) (扭結麵包): 這絕對是國民小吃!鹹香有嚼勁,表面灑粗鹽粒 (怕鹹可以拍掉一些)。剛出爐時最棒,冷掉口感會變韌。早餐配白腸,或是下午餓了單吃一個都很棒。超市、麵包店、小吃攤隨處可見。
慕尼黑餐廳:從百年老店到隱藏版美食
來談談慕尼黑餐廳的選擇。這裡選擇多到眼花撩亂,從遊客必踩點的百年啤酒館,到米其林星級餐廳都有。分享幾個我個人很喜歡、也覺得有代表性的類型:
- 百年啤酒館與老餐廳: 像 Hofbräuhaus (宮廷啤酒屋) 這類名店,名氣超大氣氛熱鬧,但坦白說,食物普普 (觀光客價位),純粹體驗氣氛拍拍照還行 (啤酒當然還是好喝的)。我個人更偏好像 Augustiner Bräustuben 這種。Augustiner 是我最愛的慕尼黑啤酒廠牌 (個人意見啦),他們的 Bräustuben 比較在地化,氣氛輕鬆,食物水準通常比 Hofbräuhaus 好,價格也合理。烤豬肉 (Schweinsbraten) 配馬鈴薯丸子 (Knödel) 和啤酒醬超級經典好吃!是慕尼黑美食推薦體驗傳統又不至於太踩雷的選擇。
- 啤酒花園 (Biergarten): 這是慕尼黑人的夏日靈魂!最大最知名的 Chinesischer Turm (中國塔) 啤酒花園在英國花園裡,環境超棒 (在超大公園裡),但人也超級多。我更喜歡發掘一些規模小點、本地人聚集的社區型啤酒花園 (像 Hirschgarten 或 Aumeister)。在這裡,你可以體驗到真正的慕尼黑生活:自帶食物 (很多啤酒花園允許),點杯冰涼的啤酒,坐在長椅上享受陽光和朋友聊天。氣氛悠閒自在,食物選擇雖然簡單 (烤雞、扭結麵包、起司醬、沙拉),但重在氛圍。要體驗慕尼黑餐廳最放鬆的一面,絕對要去啤酒花園!
- 穀物市場 (Viktualienmarkt) 熟食攤與小餐廳: 這裡不僅是買食材的地方,更是慕尼黑美食小吃和高品質熟食的集散地。許多攤位提供立食座位,可以吃到最新鮮的海鮮、烤肉、香腸、起司、沙拉組合。也有幾家歷史悠久的餐廳藏在其中,像 Stadtcafé 或 Schrannenhalle 裡面的餐廳。在這裡用餐,能感受到最新鮮的在地風味和市場活力。很適合當早午餐或午餐的選擇。
- 現代德式料理餐廳: 這幾年慕尼黑的餐飲圈也越來越多新血注入。不少年輕主廚開始用優質在地食材,重新詮釋傳統德式料理,擺盤精緻,風味更有層次。在熱鬧的 Glockenbachviertel 或 Maxvorstadt 區,能找到不少這類型的小餐館 (Bistro) 或餐廳。價格當然比傳統 Gasthaus 高,但創意和精緻度都值得一試。算是進階版的慕尼黑美食推薦。
- 國際風味餐廳: 作為大都市,慕尼黑當然也有豐富的各國料理。土耳其烤肉 (Döner Kebab) 是德國國民小吃 (真的到處都是),便宜大碗又好吃 (尤其深夜解饞)。義大利餐廳、越南菜、日本料理也相當普遍。當德國菜吃到有點膩時,轉換口味的好選擇。
Q&A:旅德老饕快問快答
慕尼黑的傳統麵包和糕點有什麼特色?
德國本來就是麵包王國!慕尼黑的傳統麵包紮實、麥香濃郁,常用裸麥粉 (Roggenmehl) 或全麥粉 (Vollkornmehl)。最常見的當然是扭結麵包 (Brezel),鹹香有嚼勁。圓形小餐包 (Semmel) 是配香腸或夾肝酪的重要角色。還有長條形的農夫麵包 (Bauernbrot)、或帶籽穀物的雜糧麵包都很好吃。糕點方面,除了前面提到的蘋果捲、皇帝煎餅,還有像奶油圓蛋糕 (Gugelhupf)、德式櫻桃蛋糕 (Kirschkuchen) 等。特色就是份量大、用料實在 (奶油、雞蛋、水果不手軟)、甜度高 (亞洲人請做好心理準備)!早餐在麵包店或咖啡館點一份麵包籃配果醬、火腿起司,是最道地的開始。
慕尼黑有哪些外送服務的最佳餐廳?
當然有!主流外送平台像 Lieferando.de、Wolt 在慕尼黑都很普及。想吃慕尼黑美食小吃類,很多香腸攤、漢堡店、披薩店、Döner店都提供外送。想點慕尼黑餐廳的完整餐點,選擇也不少,特別是提供現代德式料理或國際菜系的餐廳。不過老實說,傳統的Gasthaus或Bräuhaus食物,外送真的會大打折扣 (豬手皮不脆了怎麼辦?! 湯湯水水的菜也不好送)。外送最適合的還是披薩、亞洲菜、漢堡這類比較耐放的。想吃最道地的慕尼黑美食推薦菜色,還是建議到店裡享用最新鮮的風味和氛圍啦!真要點,我會選炸肉排 (Schnitzel) 或起司麵疙瘩 (Käsespätzle),比較不怕運送影響口感。
我是詩琦,就是那個每次爬山都盯著路邊雜草看半天的人。朋友都笑我拍照技術爛,因為我相機裡全是模糊的苔蘚特寫,根本分不清是在陽明山還是阿里山。
前年去蘭嶼浮潛差點被水母螫到,結果我興奮地追著牠們游了十幾分鐘。當地教練說從沒看過這麼不怕死的遊客,其實我只是想看清楚牠們觸手上的共生藻長怎樣。
健康飲食?我試過三個月完全不吃加工食品,結果在便利商店前崩潰買了兩包洋芋片。現在學會平衡了,週末吃鹹酥雞,平日乖乖啃地瓜葉。上次發現菜市場阿婆賣的紅鳳菜比超市貴,但蟲咬過的洞證明沒灑農藥,這筆錢花得心甘情願。
最討厭健身房鏡子牆,搞得像在選美。我寧可去河堤跑步,順便紀錄白鷺鷥的覓食路線。有次蹲在紅樹林拍招潮蟹,被當成偷排廢水的可疑人士,警察來查證件時我還請教他沼澤生態問題。
寫部落格是想分享這些亂七八糟的發現。為什麼都市的麻雀不怕人?野溪溫泉哪個時段微生物最活躍?用登山步數換冰淇淋熱量到底划不划算?這些沒人跟我討論的小事,寫出來反而遇到很多同好。
最近在實驗陽台種可食用蕨類,失敗五次才明白盆栽和野菜的差距。朋友說我總把簡單事情複雜化,但當你發現路邊酢漿草能解渴時,整個世界都會變得不一樣。